作者:Matt Hougan,Bitwise 首席投資官
編譯:Luffy,Foresight News
本月早些時候,我在一場全國性券商會議第一天結束時發表了閉幕演講。
這本身就很值得注意。四大券商(美林證券、摩根士丹利、富國銀行和瑞銀集團)掌控客戶超10 兆美元的資產,這些平台尚未讓其顧問們能輕鬆接觸到比特幣ETF。但就像我收到的主題演講邀請所暗示的那樣,這種情況正在迅速改變。
事實上,我預計到今年年底,這四大券商都會開展比特幣ETF 業務。這也是我仍然預期比特幣ETF 今年會創下淨流入新紀錄的原因之一,儘管與2024 年的350 億美元相比,2025 年到目前為止「僅」 淨流入了37 億美元。
我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討論券商的問題。相反,我想分享一位聽眾的故事。
如果所有人都不再相信比特幣,那我最後還能剩下什麼?
演講最精彩的部分往往出現在最後。你走下舞台,希望聽到掌聲,通常會被一群想追問後續問題的人圍住。這些問題是最棒的。
這次活動結束後,有一個人耐心地等待著,等其他二、三十個人輪流問完問題。然後,他說:
「我聽了你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但我就是無法克服心理障礙。」
這是很常見的情緒。人們從理性上理解投資比特幣的理由,並且覺得很有吸引力,但總有什麼東西阻止他們購買。
在深入探討了他的擔憂之後,我們弄清楚了那個「東西」 是什麼:他擔心如果所有人都不再相信比特幣,比特幣會怎麼樣。
「如果這場『音樂』停止了,比特幣還能值多少錢?」他問。
答案當然是一文不值。如果世界上沒有人想持有比特幣,那麼比特幣的價值就是零。
我指出,黃金和其他資產也是如此,但他堅持認為不一樣。也許他是對的,對於黃金,你至少還有那閃閃發光的實體;但對於比特幣,你真的什麼都沒有。
老實說,我以前也有過同樣的想法,而且我懷疑大多數比特幣投資者也有過,比特幣的無實體特性確實是個挑戰。
我的建議:把它寫下來
我的新朋友準備離開,臉上仍帶著糾結的神情,這時我問了他一個簡單的問題:要滿足什麼條件才行?換句話說,他如何才會相信比特幣會持續存在呢?
對某些人來說,他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能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永遠不會購買比特幣。如果你在等待比特幣比黃金更流行… 或等待它的波動性接近零… 那你永遠不會買比特幣。
但如果你沒有這些阻礙因素,那就值得認真問:要滿足什麼條件才行?
是機構託管嗎?如今,像Coinbase 這樣的上市公司和像富達這樣的知名機構都在託管比特幣,紐約梅隆銀行這樣的金融巨頭也緊跟在後。
是機構交易嗎?如今,Bitwise 與Jane Street 和Cumberland/DRW 等老牌公司進行加密交易業務。
是機構採用嗎?如今,全球最大的十家對沖基金中有九家持有比特幣,此外還有埃默里大學(擁有110 億美元的捐贈基金)、德州教師退休系統(管理2,100 億美元的資產),以及像Ray Dalio 和Stan Druckenmiller 這樣的投資界巨頭,還有許多其他機構也持有比特幣。
是大型資產管理公司的參與嗎?貝萊德和景順這樣的公司夠不夠呢?
是企業採用嗎?有Strategy、Block 、特斯拉Tesla,還有八十多家其他上市公司都參與其中。
是易於獲取嗎?現在已經有比特幣ETF 了。
是投資模型採用嗎?貝萊德現在建議投資者在投資組合中配置2% 的比特幣。
是監管穩定嗎?市場結構相關的立法預計今年將在國會獲得通過。
是政府採用嗎?美國正在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
不管是什麼條件,把它寫下來。因為如果回顧幾年前,我們曾認為一些事情,例如美國政府持有比特幣或世界上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接受這種資產,似乎是遙不可及的,但現在我們已經看到這些事情在發生了。
我的朋友思考了一會兒,深吸了一口氣,然後說:「我要去買比特幣了。」
我想今年會有很多人得出同樣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