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我如何評價Vitalik Buterin 最新簡化L1 的新提案?其實怎麼看都行,現在的Crypto 技術敘事真到了比拼Holder「信仰」的時候了。不信,我可以同時給「黑、紅」兩個版本的評價:
黑粉版本-讓以太坊像比特幣一樣簡單,宣告以太坊通用世界電腦策略的失敗:
這篇文章彰顯出,Vitalik 終於願意承認,以太坊過去執著於「複雜化」的方向需要調整了。這場「瘦身」運動的本質,直接宣告Vitalik 當年吹下的牛逼──「世界電腦」成了一個無法落實的加密聖杯。
把EVM 替換成RISC-V,表面上看似系統性的徹改和技術升級,但實際上等於過往layer2 Rollup-Centric 大戰略的徹底失敗。當Solana 憑藉簡潔的架構和純商業化的MEME 化戰法吸走大量用戶時,以太坊還在糾結如何管理上百條L2 的可交互操作性。與其說這是主動優化策略,不如說是被倒逼自我斷臂求生。
作為一個加密世界共識第二的老鏈,當無法和新鏈比拼性能,突然有一天倚老賣老把自己和比特幣放在一起刷存在感的時候,怎麼看都是一次戰略收縮。我們很難想像,10 年的技術發展的迭代,最終的答案卻是「學習比特幣做簡化」,要知道讓鏈歸於「簡化」這個結論早在2009 年就被中本聰寫在了代碼裡。
而當年那個意欲革命「網路」,試圖把整個網路搬上區塊鏈的下一代通用電腦平台就這樣消亡了,沒留下一絲雲彩。
紅粉版本-以太坊終於化繁為簡,以全新「模組化」的思維安全承載一切:
恰如我之前多篇文章所寫,Vitalik 的這個提案,本質上預示著當前的區塊鏈行業已經從“一家獨大”的廣度競爭轉化成“合縱連橫”的深度優化策略,意味著以太坊終於放下了技術代表一切的象牙塔形象,開始真正擁抱社區向“市場”靠攏。
將EVM 替換為RISC-V,會吹起「ZK 技術敘事+ 模組化」的infra 革新號角,讓以太坊憑藉全新範式的技術敘事,重新煥發第二春。
100 倍的效能提升潛力則意味著以太坊將在保持安全性的同時,為Layer2 生態提供更強大的支援基底。過去以太坊受限於layer2 大生態,而當自強的L1 會以「安全共識層」的全新定位,讓其既可以跟其他layer1 正面硬剛,又能避免被layer2 的毛頭小子們吸血牽連。
而「向比特幣學習」不是放棄複雜性的「認悵」,而是向「安全至上路徑」第一原理的致敬。至少比特幣已經驗證了這條路徑的可行性。全新模組化概念加持下的以太坊,讓L1 專注於安全結算,同時給予L2 充分釋放創新應用的空間。
這種看似放任不管實則精神牽引的生態架構,時間會證明會是最有效率的。
往宏觀視角看,當Solana 等高性能layer1 競技還在追求單一指標炫技時,以太坊已然開啟了下一個十年的佈局:不是計算萬物,而是安全地承載萬物。因為,過去幾個Cycle 下來,真正的公鏈贏家並不是贏在效能,而是」穩健「--而穩定的前提就是簡單。
看吧,以太坊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共識分裂」了,誠然有一大批死磕技術敘事的信仰Holder,但早已倒戈謾罵的黑粉軍團也越來越壯大。
但其實,以太坊是好是壞,只是換了個視角。事實的真相只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因為「不相信」所以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