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Tong,PANews

撰稿:Zen,PANews

在一眾加密交易所中Bybit與幣安有不少共同點。他們的創辦人Ben和CZ都有著海外求學、生活的共同經歷,公司都在上海成立並迅速出海繼而在國際市場打下江山,中東如今是他們的戰略重鎮,甚至他們在迪拜的辦公室都位於同一地段。但他們也有明顯的不同,相較於幣安現貨起家,Bybit則是靠衍生性商品一招鮮吃遍天,隨後逐步搭建現貨系統並逆勢崛起。

「超越邊界」是Ben對Bybit最近兩年發展的定義,4月中旬,Bybit在峇裡島組織CCCC內容創作者活動,Ben也在現場分享了Bybit成立7年來的歷程、安全升級與創新產品。 PANews主編Tongtong受邀擔任CCCC活動導師,並與Ben進行了獨家專訪。

最受關注的Bybit駭客事件基本塵埃落定,這場危機處理也被業界譽為「教科書」。在訪談中,Ben Zhou坦言:「我從小便開始獨自面對挑戰,這種經歷教會了我如何在危機中保持冷靜,並以最快的速度調動團隊資源應對突發狀況。」正因如此,面對2月份那場調查業內的黑客攻擊,Ben不僅第一時間公開信息、穩定市場預期,還判斷協調能力的領導力和系統各部門進行事後調查和系統修復,展現出硬派的領導力。

專訪Bybit創辦人Ben:走出駭客攻擊事件影響,分享逆勢崛起的發展密碼

駭客事件後調整安全概念,轉向公開透明

2025年2月21日夜間,Bybit遭遇了迄今為止加密產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駭客攻擊,總價值近1 4億美元的資產被竊。駭客透過對第三方錢包服務SafeWallet的攻擊,將本應轉入熱錢包的資金竊取並分散到多個未知地址。

事發後不到半小時,身為執行長的Ben迅速掌握了事態。他在X平台向社群發布消息,簡短講述了駭客事件原委。事發一小時後,Ben進行了直播,並在持續兩個多小時的直播中提供了即時更新和詳細解釋。 「Bybit是有償付能力的,即使無法挽回駭客損失,所有客戶資產均有1:1支持,並且可以彌補損失。」儘管此次駭客攻擊規模巨大,Bybit向用戶保證,其1:1 準備金可保障資產安全。

專訪Bybit創辦人Ben:走出駭客攻擊事件影響,分享逆勢崛起的發展密碼

Ben先前曾在訪談中透露,面對此突發事件他實際上並無太多情緒,因為第一時間是想想著如何處理事情。這種極強的抗壓性或許與他青少年時期的成長經驗有關。 Ben在12歲時獨自走出國門,遠赴紐西蘭求學。由於身邊沒有父母照料,也沒有任何親戚關照,生活與求學中的各種問題往往需要他自己面對和解決。

「我對金額本身不太敏感,更關注數據指標。」Ben表示,這次事件他也沒有太在意損失的絕對金額,而更多是關注怎麼解決。 「最讓我鬱悶的,是明知道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但沒有去做。」回顧黑客事件始末,Ben表示最大的遺憾是他此前更偏向於業務,而沒有把時間精力投入到安全和技術團隊的管理中。

「我的風格是很抓細節的,其實中間的一些機製本可以避免。」從事故第二天, Ben開始兼任首席技術官的崗位,重點抓安全和技術版塊後,改變了整個安全團隊的理念,由原先的封閉式管理轉向了公開透明。截至4月10日,Bybit在駭客事件後已完成5輪內部安全審計,4輪外部審計,並升級了50多項安全措施。 “請外部第三方機構做完審計之後也發現了很多其它的問題”,Ben認為,有能力做到透明的才是最安全的,這樣做的最大價值是,可以定期和清楚Bybit架構的全球頂尖安全專家對話,傾聽他們的建議。

駭客攻擊事件體現了Bybit在加密貨幣產業中​​建立的良好品牌和信任,並展現了產業趨向成熟後團結一致,共抗安全威脅的一面。

交易所中的「黃埔軍校」是怎麼煉成的

在駭客事件的危機中,即使在極端壓力下,Bybit的提現和產品服務始終保持暢通,客戶能夠隨時聯繫支援團隊及其客戶經理,團隊保持充分的準備及高效。這與Bybit的企業文化及組織力有關。

「我們現在都開玩笑說Bybit是『黃埔軍校',從我們這兒出去的人很容易找到工作,」Ben在採訪中打趣地說。先前,PANews曾對Bybit COO Helen進行專訪,這位HR出身的「非典型」加密交易所高層表示,Bybit 推行"Work hard, play hard" 的文化,公司人效在業界屬於最高的一批。

專訪Bybit創辦人Ben:走出駭客攻擊事件影響,分享逆勢崛起的發展密碼

「Helen是做HR 出身的,她關注的是人,是組織。我們整個公司Leader的角色定位也不是定方向的人,而是支持底下人實現目標的人。」Ben表示,對Helen這位COO而言則更是如此,她的工作更多是在做支持和推進。他補充說:“如果你說你要做一件事,我們就給你資源、推動落地,你要保證做得出來,我們就會配合你的節奏去推進。”

當然,這也給了Bybit相對更高的工作壓力和強度,此前Helen也曾提到Bybit鼓勵有能力的員工身兼數職,相應地,Bybit會透過績效考核為員工提供豐厚的激勵獎勵。今年年初,幣安、Bitget披露為員工發放了高額年終獎金,引發了行業關注。專注於「結果導向」的Bybit也不例外,Ben表示,他們為對高績效員工提供的獎勵十分可觀,年度表現最佳的團隊,獎金會額外乘1.8的係數,去年現貨是最優秀的團隊之一。

從2018年創立Bybit至今,Ben每個月都會親自對入職的新進員工進行培訓。而在訓練過程中,他總會向新人發出「靈魂一問」:「你為什麼來Bybit?如果你是來找舒適環境,那你走錯地方了。」Ben坦言Bybit要力爭全球第一,這意味可能需要犧牲掉週末,而他本人更是周末完全不休息。 “但我們打造的環境是——你只要想做事,我們一定全力支持你,而且你做得會很爽。”

創新驅動成長:黃金現貨與「救命」的RPI機制

對於有志於做事,並為之全力以赴的員工來說,Bybit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充分的養料,而這種文化也讓這家交易所打開了廣闊的創新空間。

今年1 月下旬,Bybit 宣佈在巴西推出Bybit Pay ,這項可連接傳統銀行系統和Web3的支付解決方案,為最終用戶提供了無縫支付服務,可與巴西領先的支付系統Pix無縫整合。該創新業務由Bybit法幣團隊推出,基於加密貨幣在巴西友好的監管環境和高普及率,在深入的市場調查後上馬。除了對立項,投入資源、人力進行拍板,Ben並未過多介入Bybit Pay產品。他坦言:“我一開始對這個產品沒有全程參與,直接放權給團隊空間去開拓創新產品,迎合市場需要。”

專訪Bybit創辦人Ben:走出駭客攻擊事件影響,分享逆勢崛起的發展密碼

實際上,除持續優化核心現貨與衍生性商品業務之外,Bybit Pay只是Bybit在商業模式創新上的冰山一角。

當前黃金熱潮席捲全球,而早在2024年8月,Bybit 成為首個支持以USDT 計價的黃金現貨交易的加密交易所,並於今年1 月上線「黃金&外匯複製交易」功能,允許用戶跟單專業交易員的黃金與外匯策略。此外,Bybit在MetaTrader 5(MT5)平台上正式上線原油與股票指數等CFD 產品,支援用戶使用USDT 直接交易全球大宗商品與指數。

專訪Bybit創辦人Ben:走出駭客攻擊事件影響,分享逆勢崛起的發展密碼

上述措施不僅吸引了更多傳統金融市場參與者,也使其即使在熊市期間仍能獲得可觀的交易量和流動性。而藉由上述多元化產品與創新功能,Bybit 於2024 年8 月創下單日1,070 億美元的歷史最高總交易量,較先前平均成長四倍,穩居全球第二大加密交易所。此外,隨著近期黃金價格飆升,今年4月17日,Bybit 平台的黃金成交額單日就達到了240億美元。

在駭客攻擊事件發生後,Bybit在短短一周內就實現了強勁復甦。 Block Scholes的一份報告指出,Bybit 部署的RPI(Retail Price Improvement)機制是該交易所迅速恢復的關鍵因素,其表示:“在及時推出RPI訂單的幫助下,Bybit穩定了流動性狀況,並開始重建其在整體加密貨幣現貨交易中的份額。” RPI恰好在駭客攻擊發生的前幾日推出,其為散戶用戶設計,僅與非演算法化訂單撮合,從而在保證公平性的同時,深度啟動了平台的訂單簿。 Ben也在活動現場比較了Bybit與幣安在市值前200幣種的流動性深度,結果遠優於產業水準。

專訪Bybit創辦人Ben:走出駭客攻擊事件影響,分享逆勢崛起的發展密碼

放棄Web3錢包業務,爭取一站式資產管理平台

近年來,中心化交易所幾乎都在努力爭做通往Web3 生態的首選入口,「CEX+Web3」的混合策略彷彿逐漸成為了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標配。 CEX 在大眾的認知中似乎不再只是傳統的買賣撮合商,同時也是Web3 底層基礎設施和產品的建構者與開發者。然而,Bybit似乎是要做這一趨勢下的「逆行者」。

4月16日,Bybit發布關於Web3 產品和服務調整的重要更新,宣布將在策略轉型中終止多項Web3服務。根據該公告,Bybit將於今年5月31日停止Bybit的雲端錢包(Cloud Wallet)和無密鑰錢包(Keyless Wallet)的服務,並計劃在同一時期關閉多項Web3交易功能,包括其DEX Pro平台、Swap & Bridge服務,以及更廣泛的NFT市場。

而在此之前,截至4月8日,Bybit已經終止了對包括Inscriptions、NFT Pro、ApeX、Buy Crypto 及其初始DEX 發行(IDO) 平台這幾項產品的支持,其Web3 Points計劃也將於4 月28 日停止。

「我們最近做了個決策,在錢包上,只保留助記詞錢包服務。」Ben在採訪中表示,Bybit在一年前成為全球第二大交易所的時候,他便告知團隊要把市場佔有率從核心業務指標拿出去,無需局限於市場份額。他認為,對於擁有黑馬基因的Bybit來說,從抄的好、抄的快到轉為實現真正的創新,是該平台在下一階段的必經之路。因此,為了重新集中資源並專注於提供更有效率、更以用戶為中心的體驗,有必要精簡Web3 產品,這當中就包括幣安、OKX等大所在業務上力推的錢包服務。

Ben指出,加密貨幣產業即使處於熊市階段,中心化交易所仍能正常運作,因其處在產業的咽喉位置。 「我問團隊:『皮夾是Web3 的喉嚨嗎?』大家都答不起來。」他又向團隊發問,Web3 的喉嚨是什麼?最後仍沒有結論。 “但有一個結論——那就是錢包肯定不是咽喉”,Ben補充道,這是因為DApp 的使用優先級遠高於錢包本身。如果像Jupiter、Raydium 或Uniswap等主流DEX不支援某個錢包,用戶也會毫不猶豫地切換到另一個相容的錢包,因為DApp才是他們的核心需求。這意味著,Web3 錢包本身缺乏不可取代的流量入口價值。

此外,錢包之間壁壘極低,用戶切換成本也低,可以輕鬆在多個錢包之間遷移資產。轉帳也非常便捷,這讓錢包之間很難建造護城河,用戶黏性和長期留存變得極其脆弱。這就讓錢包之間的競爭最終演變成「誰能吸引更多擼毛黨」的賽跑,而這種「靠激勵吸引短期流量」的行為不僅不可持續,也無法構建Web3 真正所倡導的「用戶主權、協議協同、互利共贏」的生態邏輯。 Ben明確表示:「擼毛不是Web3 的核心,也不是未來的喉嚨」。

「我覺得最終所有人都會去爭做一站式資產管理平台」。 Ben指出,因為習慣性,大多數用戶不願意為了不同資產頻繁註冊或切換平台,即使另一個平台手續費更低,他們也寧可在熟悉的環境下操作。因此,只有透過一​​個涵蓋美股、貴金屬、加密貨幣等全品類產品的統一平台,才能最大限度地留住資金、提升黏性與交叉銷售機會。

重返歐美加密市場

近年來,全球加密貨幣市場正加速向合規化方向演進,多國監管機構紛紛推出或完善框架,以平衡創新與風險。基於阿聯酋政府對數位資產的開放政策、成熟且前瞻性的監管框架、優越的地理與經濟位置,在2022年獲得阿聯酋經濟部的IPA 批准後,Bybit迅速在杜拜設立全球總部。今年2月, Bybit獲得阿聯酋證券和商品管理局(SCA) 頒發的《原則性批准》(IPA),允許其在阿聯酋設立虛擬資產平台營運商,標誌著其正處於獲得全面營運許可證的最後階段。

對於志在成為全球化的一站式資產管理平台的Bybit而言,重返歐洲和進軍美國市場,是其目前在國際戰略上的最重要目標。

「Bybit的使命是為所有加密貨幣社區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體驗,並以強大的監管框架為支撐。為了確保我們符合最高標準,並為行業更安全、更可持續的未來鋪平道路,我們主動決定暫時調整我們在歐洲經濟區(EEA)的運營。」去年年底,應《加密資產市場法規》(MiCAR)要求,Bybit暫時宣布。

專訪Bybit創辦人Ben:走出駭客攻擊事件影響,分享逆勢崛起的發展密碼

今年2月,Bybit透過積極的行動被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AMF)移出“黑名單”,結束了自2022 年起的監管風波,被業內視為其重返歐洲市場的關鍵轉折點。 “Bybit正在積極爭取獲得奧地利的MiCAR 牌照”,Ben表示,此前發生的黑客攻擊事件對此並無影響。一旦獲得相應的執照,Bybit即可根據適用法律重新與EEA的客戶合作。

川普自今年1 月就任美國總統以來,透過多項行政措施釋放強烈訊號,為數位資產產業提供了更寬鬆的監管環境。面對敞開的大門,過去無美國業務,甚至沒有招募美國籍員工的Bybit開始探索進軍美國市場的可能性。

除了歐美市場,Bybit 也將目光放到了香港地區。去年2月,Bybit 旗下Hong Kong 實體Spark Fintech Limited 向香港證監會(SFC)提交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ATP)牌照申請。後來,Bybit 發現其子公司的持牌負責人在轉職到Bybit後,在上一個崗位離職前手續尚未完成,造成雙重身分問題,最終決定先退出申請。目前,Bybit已再次申請VATP牌照,Ben強調:「香港現在非常歡迎我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