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除了整體加密市場的劇烈波動外,比較爆炸的新聞大概當屬ABCDE聯創Du Jun宣布正式停止新項目投資,併中止二期基金的募資計劃。同時,他也闡述了接下來的投資轉向:轉向以策略性孵化和二級市場配置為核心的新路徑。
其實早在24年年底,不少關於加密創投的文章都在「控訴」一個悲劇性事實:一級市場已經賺不到錢。玩家們不再買VC的賬,導致80%以上的VC都面臨虧損的境地。包括Du Jun也曾在25年3月初發文表示,過去一年增持的ETH帳面虧損已超2,000萬美元。
在這一背景下,ABCDE的這一動作,就被市場謠傳成了「破產」。
不過,從底層來說,這樣的VC虧損現像也引發了另一個問題:加密VC難以為繼,新晉投資者又該如何選擇新的參與路徑?
Portal Labs認為,這是每位高淨值投資人都該重視的問題。因此,Portal Labs先以本文為大家系統整理Web3產業的主要投資方式與參與機制。
一級市場路徑(Early-stage Investment)
一級市場投資是指透過加密基金參與Web3專案的早期融資輪調(pre-seed、seed、私募等),由基金管理團隊(GP)負責篩選專案並制定投研策略,投資人以有限合夥人(LP)出資,享有基金整體收益。
這條路徑主要依託於標準化的基金架構(如開曼、BVI、百慕達等),專注於代幣(Token)類資產投資,少部分基金也會進行股權配置。
資金需求
通常起投門檻在10萬美金以上,頂級基金動輒要求100萬美金的LP起投額,適合資產規模較大的投資人。資金通常鎖定3~5年,無法隨時退出,需等待基金整體清算或退出窗口。
退出週期
中長週期,平均1-3年不等,依賴專案代幣上線、開放流通後透過二級市場退出。有些基金可能採用階段退出機制,但整體彈性遠不如二級市場。如果遇到熊市,一級專案上線週期拉長,有的時候3年可能不一定兌現。
策略主動性
對LP而言極低,完全依託基金管理團隊的投資、策略執行,投資人不參與具體專案選擇或投後管理。基金內部的主動性取決於團隊的專案篩選能力、陪跑深度及退出節奏。
收益模型
是典型的高風險高收益路徑,依靠在早期階段以低估值入場,捕捉專案上線後的Alpha收益。但當週期進入熊市、代幣估值系統性縮水時,基金的整體報酬率可能會大幅波動甚至歸零。 2021-2022年成立的多數基金,在2024年面臨代幣回撤90%+的壓力,IRR表現普遍不達預期。
合規提示
大多數加密基金採用離岸結構,如開曼或BVI基金,面向合格投資者(符合當地規定的淨資產或收入標準)。隨著全球監管趨嚴,部分國家對基金募集、代幣資產管理有明確要求,投資人需確認基金的募款合規性與託管安排,以避免流動性或法律風險。在一些司法管轄區,尤其是美國和歐洲,基金投資者可能需要滿足特定的資格要求,避免面臨因合規問題而產生的法律風險。
典型案例
Paradigm:以加密基礎設施、DeFi投資著稱,早期參與Uniswap、dYdX等專案。
Multicoin Capital:專注L1、L2生態投資,支持Solana、The Graph等計畫。
ABCDE Capital:曾活躍於亞洲市場,投資超30個項目,但近期宣布停止新投資。
適合人群
適合追求早期專案Alpha、願意接受流動性鎖定的高淨值投資者,特別是那些不具備直接專案投研能力、希望透過基金團隊進行資產配置的投資人。但需要有足夠的抗週期波動能力,理解一級市場退出的不確定性。
二級市場路徑(Secondary Market Investment)
二級市場路徑是指透過公開交易市場(如CEX、DEX、OTC管道等),投資者進行已上市代幣的買賣、做市、避險和套利等操作。這是加密市場中最靈活、最市場化的投資方式,通常依賴市場波動性和流動性來獲取收益。
高淨值投資者可透過量化基金、對沖基金或策略產品等專業化手段參與二級市場投資,追求更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優化風險回報。
資金需求
極度靈活,數萬美金到千萬美金均可適配;但要真正玩好,需要成熟的策略、風控體系,或藉助專業團隊/產品。
退出週期
資產可隨時交易、調整組合,具備完全流動性;但波動性極大,市場環境變化快,需密切注意行情與風險管理。
策略主動性
極高,投資人需主動建構策略組合(如現貨配置、期貨對沖、套利、事件驅動等),並根據市場動態不斷調整。也可透過結構化產品或託管平台降低主動管理強度(如策略性組合包、收益增強產品)。
收益模型
收益主要來自波動性套利、市場趨勢捕捉和短期事件驅動。與傳統市場相比,二級市場的波動性大,因此收益模型可以顯著高於傳統股票市場。高淨值投資者依賴量化對沖、演算法交易等專業策略,可以在市場波動中獲得較高的收益,同時降低系統性風險。需要注意的是,二級市場的收益具有較高的波動性,特別是在市場情緒劇烈波動時,收益可能會受到極大影響。
合規提示
高淨值投資者在參與二級市場時,需使用合規的交易平台(如CEX、DEX),確保平台符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法規要求。由於部分國家對二級市場收益課稅(如資本利得稅),跨國交易者需關注稅務合規,並選擇合適的架構來降低稅務負擔。託管平台和量化基金的使用也需要關注託管安全性和基金的合規性,確保資金的流動和安全。
典型案例
Amber Group:提供二級交易、做市、套利等多元策略服務,面向機構及高淨值客戶。
Wintermute:全球領先的加密市場做市商,活躍於二級流動性捕捉領域。
QCP Capital:專注選擇權、波動性套利等策略,適合避險、收益增強配置。
Du Jun個人帳戶:Du Jun計劃在5月發布買入清單,展示其二級市場配置路徑,體現個人對流動性資產的關注轉移。
適合人群
量化基金、對沖基金管理者等具備策略設計、市場監控能力的投資者;高淨值個人投資者,尤其是那些希望靈活管理資產流動性,規避系統性風險的投資人;對於不具備交易經驗的投資者,可以透過量化策略產品、資產管理平台或託管帳戶間接參與二級市場,享受專業管理帶來的收益和風險優化。
孵化型路徑(Incubation Investment)
孵化型投資與傳統VC的財務投資有所不同,它更注重策略協作與資本注入的結合。投資人不僅提供資金,還會在專案的產品設計、市場策略、資源整合等關鍵環節深度參與,幫助專案從0到1。
孵化型投資模式通常見於平台型機構(如交易所、基礎設施提供者)或產業型資本,透過提供資源和能力換取早期大額Token或股權份額,並透過策略協同,放大自身的生態價值。
資金需求
相較於基金型投資的百萬美金起投,孵化型投資的資金需求相對靈活,數萬美金到百萬美金不等。孵化型投資不僅要求資金投入,還需要提供非資金資源(如流量、產品、市場、人才等)。
退出週期
中等週期,一般在6個月~2年,取決於專案的上線、融資節奏、生態推進速度。孵化者透過在計畫初期獲得的大比例Token或股權,在計畫逐步成熟、生態逐步推進後分階段退出。這種退出方式通常需要耐心等待專案逐漸壯大並且市場接受度上升。
策略主動性
極高。孵化型投資的核心在於主動介入、深度協作,投資人或機構往往直接影響專案方向、產品節奏,甚至參與營運、市場推廣等關鍵環節。與專案是共建關係,而不僅僅是財務出資。
收益模型
孵化型投資的收益主要來自於早期取得的大比例Token或股權。如果專案成功,投資者通常能夠獲得數十倍以上的回報。然而,這種利益也伴隨著較高的執行風險。專案的成功不僅取決於市場的接受度,還需要依賴投資人與專案團隊的緊密合作。如果專案未能成功,投資可能會歸零,這種高Beta模型是孵化型投資的典型特徵。
合規提示
孵化型投資的合規性主要涉及Token發行地、股權結構設計等議題。投資者需要特別關注專案方是否符合所在地區的監管要求,如證券法和代幣發行合規等。若投資者除了資金外,還提供市場、使用者、產品等非資金資源,可能涉及股東關聯交易、利益揭露等合規問題,因此在簽署協議時需要明確各方的權責和合規義務。
典型案例
Binance Labs:全球領先的加密孵化平台,孵化了Polygon、Injective等知名項目,提供資金、資源、交易所支援等全方位服務。
Alliance DAO:Web3領域的創業家孵化平台,強調社群與創辦人深度協作。
Vernal:Du Jun關閉ABCDE後,轉向孵化器路徑,強調陪伴、策略投資、生態協同,5月將公佈首批專案及買入清單。
適合人群
適合具備產業資源、產品能力、市場管道的投資者,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深度參與專案的孵化,追求長期協同效應的高淨值投資者。同時,適合有創業背景、理解專案生命週期的投資人,能夠承受專案孵化失敗的風險,並願意在專案成長過程中提供支持與引導的產業資本。
結構化投資路徑(Structured Investment)
結構化投資路徑指的是透過專業資產管理平台、託管機構,或基金結構進行加密資產的組合配置、策略執行和風險管理。投資人無需親自參與特定的專案選擇或日常交易,而是依托專業的投資團隊和工具,透過一站式配置服務實現資產增值。
這種路徑常見於加密資產基金、基金中的基金(FOF)、組合策略帳戶等,投資者的資金會根據預設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進行多元化的策略配置。
資金需求
中等至高的資金需求,通常起投門檻為5萬至50萬美金,根據產品設計的複雜性和策略深度不同。透過託管平台或資產管理平台,投資人可以在資金門檻內選擇不同的策略組合,以達到個人化的投資目標。
退出週期
中短期。與一級市場的長期鎖倉不同,結構化投資的產品大多具有靈活的退出週期,投資者可以根據產品設計選擇定期調整窗口(如每月、每季),並進行適時調整。然而,部分結構化產品仍會有最低持有期,而相較於二級市場的完全流動性,退出週期依然有限。對於高淨值投資者來說,可以透過這種路徑靈活調整投資組合,但需要注意靈活性與收益波動的關係。
策略主動性
中低。結構化投資路徑依賴專業管理團隊來執行策略,投資者無需參與特定的專案選擇或日常交易。高淨值投資者透過選擇合適的投資平台或基金,依賴其專業投研能力、市場判斷能力來做出投資決策。這種路徑不要求投資人有太多的操作參與,但可以根據自身風險偏好調整投資方向。
收益模型
收益主要來自多元化策略配置。結構化投資透過將資金分散到不同的項目、資產類別或市場,旨在透過優化風險配置和提高資金流動性來獲得穩定回報。收益模式通常較為穩健,適合長期資產配置。相較於二級市場的高波動,結構化產品更注重風險管理與組合優化,透過分散投資、收益增強策略來平衡回報與風險。然而,這種穩健的收益模式也伴隨有較低的收益彈性。
合規提示
大多數結構化投資路徑都會涉及合規託管,尤其是那些針對合格投資者的產品。投資者需要確保所選平台或基金符合當地監管規定,避免因監管不合規而帶來的法律風險。對於跨國投資者,跨國稅務合規也是需要特別關注的方面,尤其是涉及資本利得稅、增值稅等相關法規。投資者還需要確保所選產品符合KYC/AML(了解客戶/反洗錢)要求。
典型案例
Matrixport:提供多元化策略組合,包括DeFi收益增強、RWA債券、選擇權結構產品等,針對高淨值投資者提供個人化資產配置服務。
HashKey Capital:依賴香港的合規優勢,提供策略組合和託管服務,致力於協助機構和高淨值客戶進行多元化投資。
Anchorage Digital:作為全球領先的合規託管平台,Anchorage提供結構化產品,協助機構客戶進行加密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
Fidelity Digital Assets:透過其機構託管服務,提供多元化的資產管理和投資策略,包括策略組合與避險基金。
適合人群
適合那些希望委託專業團隊管理資產、優化風險回報、關注合規性和長期回報的高淨值投資者;或者那些希望分散投資風險,透過策略組合來實現穩定增值的投資人,尤其是對於那些不具備直接投研能力或不願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投資決策的投資者。
路徑之外,還有趨勢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詳細整理了Web3投資的四類主要路徑,每條路徑都有其獨特的機制、適配人群和風險特徵。
Portal Labs始終強調的一點是:投資路徑本身沒有絕對的優劣,關鍵在於是否與你的資源結構、風險偏好、預期目標以及營運合規性相符。
然而,除了路徑之外,市場本身正在經歷深刻的結構性變化。隨著VC模式的退潮、孵化模式的復興以及二級市場策略的加速進化,Web3投資生態正朝著更靈活、更多樣化的方向發展。這一系列變化反映了市場和資本的不斷適應與調整,也推動整個產業走向更成熟和理性的發展階段。
接下來的文章中,Portal Labs將繼續以Du Jun的策略調整為出發點,深入解析這輪「路徑演化」背後的產業趨勢與週期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