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5的金融市場,似乎不再屬於分析師,不再屬於研究員。
它屬於一張嘴。
沒錯,就是川普的那張嘴。
看看過去三個月發生的事:
1月23日,川普簽署行政令成立數位資產工作小組,同時威脅對哥倫比亞輸美商品徵收25%關稅。比特幣應聲跌破10萬美元心理關卡,單日振幅高達12%。
2月27日,川普揚言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關稅,比特幣進一步滑落至84,000美元附近。
3月,川普開始批評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降息"過慢",比特幣突然開啟反彈,4月3日價格升穿88,500美元/枚。
4月2日,川普"對等關稅",比特幣在短短一周內上演"過山車"行情:4月3日昇穿88500美元,4月7日跌至74428美元,4月9日又突破82000美元。
4月17日,川普的貿易戰言論引發中國迅速反制,比特幣橫盤84,000美元附近。
今天(4月23日),川普政府突然發表緩和立場的言論,比特幣一飛沖天,突破94,000美元大關。
以下我整理了一個表格,對應了大嘴和其影響,不感興趣的可以直接往下翻。
時間 (範圍) | 事件 | 比特幣 | 黃金 | 美股 |
2025-01-23 | 川普簽署行政令成立數位資產工作小組,威脅對哥倫比亞輸美商品徵收25%關稅 | 價格跌破10萬美元心理關卡,單日振幅達12% | 避險情緒升溫,倫敦金價格上漲0.46%至2702美元/盎司,上海金價格上漲0.63%至638.72元/克 | 科技股遭拋售,標普500指數、道瓊工業指數下跌 |
2025-02-27 | 川普關於對墨西哥、加拿大徵收關稅的言論 | 滑落至84000美元附近 | 現貨黃金短線拉升約8美元,站上2890關口 | 美元指數突破107.00關口,最高觸及107.1099,漲幅達0.57% |
2025-03 | 川普批評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降息過慢 | 開啟反彈,4月3日價格升穿88500美元/枚的高位 | 受避險情緒及降息預期影響,現貨黃金價格突破3,350美元/盎司,逼近歷史新高 | 道瓊工業指數收跌2.48%,創下近期最大單日跌幅之一 |
2025-04-02 | 川普簽署關於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 | 4月3日昇穿88500美元/枚的高位,4月7日觸及74428美元/枚的低點,4月9日突破82000美元大關 | - | 4月3日至4日,美股三大股指均創下近五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紀錄,僅兩個交易日,美股市值合計蒸發約6.6兆美元 |
2025-04-17 | 川普的貿易戰言論引發中國迅速反制 | 橫盤84000美元附近 | 現貨黃金價格再創新高,盤中一度突破3,500美元/盎司,年內漲幅達到驚人的33% | 美國股市在消息發布後小幅下跌 |
2025-04-23 (今天) | 川普政府發表緩和立場的言論 | 突破94000美元大關 | 回落至3325美元/盎司 | 標普500指數漲2.51%,報5287.76點;那斯達克指數漲2.71%,報16300.42點;道瓊工業指數漲2.66%,報39186.98點 |
——啥牛市熊市,現在是嘴市。
看到這些,你還相信什麼技術分析?還相信什麼K線形態?還相信什麼MACD、KDJ、RSI?
它們都是渣。
前兩天,我在比特幣8萬6、7附近建倉時,遵循的是一個簡單邏輯:特朗普要"幹"美聯儲鮑威爾,美元走弱,避險資產會上升。買入量並不大,純粹是為了維持對市場的敏感度。
今天比特幣已經突破9萬4,雖然賺錢了、操作對了,但我突然意識到市場的邏輯變了。
這讓我不禁感慨:比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是錯的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是對的。
02
所謂"嘴市",就是由一個人的言論主導的市場。
過去三個月,全球金融市場儼然成了川普個人秀的舞台。一則推特、一次講話、一個隨口表態,就能讓整個市場天翻地覆。
看看數據就知道有多瘋狂:
4月3日至4日,美股三大股指均創下近五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紀錄,僅兩個交易日,美股市值合計蒸發約6.6兆美元。
黃金從今年年初的2,700美元/盎司左右,一路飆升至4月17日盤一度突破3,500美元/盎司。
比特幣從1月的10萬美元上方,到4月7日的7,4428美元低點,再到今天的9,4000美元,區間振幅高達34%。
而推動這一切的,只是一個人的言論。
或許我們一直試圖用理性的工具去駕馭一個非理性的市場。
03
回到我前面提到的感慨:比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是錯的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是對的。
這句話初看有些違反直覺。畢竟,大多數人只關心結果──賺錢了就是對的,虧錢了就是錯的。
但在投資這個零和甚至負和遊戲中,"不知道為什麼對"的正確往往比"知道為什麼錯"更危險。
因為錯誤至少能讓你反思、調適、進化。而不明不白的"正確"會強化錯誤的思考模式,讓你在下一次決策中更有自信地犯錯。
投資老手們,大都死於對自己盲目的自信。
「華爾街空神」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的故事堪稱教科書級案例。 2007年,他透過做空次貸市場賺了150億美元,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交易"。但隨後幾年,他將這筆龐大財富重押在黃金上,認為通膨將會爆發。結果通膨並未如期而至,他的基金從2011年到2016年損失了超過85%。他在做空次貸時有清晰的分析和邏輯,而押注黃金時卻更依賴自信和過去的成功經驗。一個人可以從"知道為什麼對"到"不知道為什麼對",只需要一次巨大的成功。
如果我們不去追究"為什麼是對的",很可能會陷入一個危險的循環:繼續用過去的邏輯指導未來的決策,直到某天滿盤皆輸。
04
"嘴市"現像只是表象,背後的本質是什麼?
是確定性的崩塌。
當世界充滿不確定性時,市場會本能地尋找確定性的錨。而在當下,川普的言論恰好成為了這個錨——儘管這個錨點本身也在不斷漂移。
更深層來看,這反映了一個悖論:越是不確定的世界,人們就越渴望確定性;而這種對確定性的渴望,反過來又會被放大。
這就是為什麼川普的一句話能讓市場劇烈波動。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任何看似確定的聲音都會被賦予過高的權重。
這種現像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錨定效應"-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人們往往會過度依賴最先獲得的資訊(錨點)來做出判斷。
而川普,作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大嘴",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錨。
但問題是,這個錨有多可靠?
幾乎不可靠。
因為他的言論本身就充滿不確定性,甚至自相矛盾。一週前他還在威脅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今天又突然釋放緩和訊號。
這也是當代人面臨的困境: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找確定性,卻只能依賴同樣不確定的錨點。
05
有個細分賽道,在今天比特幣突破9萬4的大背景下,表現更為亮眼。
而為什麼AI概念幣會有這麼強的表現?因為AI技術的發展是不可逆的、歷史車輪是不能回滾的。無論川普說什麼,無論聯準會怎麼調整利率,都不會改變AI技術持續發展的趨勢。相較於傳統AI公司,AI概念幣的估值仍然較低,有更大的上漲空間。
06
"嘴市"不能依賴一張嘴,而是去找到那個不需要任何人開口,就已成立的確定性,從而狙出那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