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為世界知名的自由港與國際金融中心,早在官方優惠政策出台數年前,當地就已經湧現出繁榮的加密經濟生態,其中,以線下門市、網路群組等形式開展業務的虛擬資產場外交易服務商(VAOTC)尤為特色,與當地原生及海外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商(VATP)一為香港代幣與投資者提供代幣兌換服務。

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資產因其高度匿名與無國界特性,導致各類與犯罪活動相關的加密貨幣——尤其是穩定幣,能夠無障礙流入香港加密生態,對當地經營者與普通投資者的業務地址造成資金污染,帶來法律與合規風險。

本文旨在以發生在近期的內地大學生赴港洗錢事件為分析起點,探究東南亞詐欺產業在此事件中對香港加密經濟的損害方式,並揭露相關數據。

事件描述

2025年3 月26 日,某內地大學生在某閒置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上接到兼職,被要求赴港透過當地找換店代購一定數量的泰達幣(USDT)並轉給指定的區塊鏈地址。跑腿流程系使用個人銀行卡收取人民幣,並於當地法幣兌換店換得港幣現鈔後,來到指定的加密貨幣找換店購買USDT 並讓店家直接轉給指定錢包。

從內地學生涉洗錢案看東南亞詐欺產業資金清洗路徑

該生透過此方式購買價值數萬元人民幣的USDT 後,其銀行卡與微信支付遭內地執法部門凍結,並被告知所收取資金系上游詐欺事件中受害人所轉出。

事後經Bitrace 與曼昆律所調​​查得知,這是一起典型的「卡接回U」式洗錢手法,與東南亞地區的有組織犯罪網絡密切相關。

鏈上分析

對指定的收U 地址TTb8Fk 進行資金分析發現,該生從指定找換店處購買了2396 枚USDT,這筆資金在隨後流入了擔保平台商家地址TKN5Vg,後者長期與匯旺擔保(HuioneGuarantee)、新幣擔保(NewcoinGuarantee)兩家東南亞存在業務關聯。

從內地學生涉洗錢案看東南亞詐欺產業資金清洗路徑

這兩個擔保平台長期為東南亞地區有組織犯罪產業提供服務,包括非法網路博彩、黑灰產、洗錢、詐欺等,而在此事件中,則承擔了幫助處理上游詐欺資金的作用。

顯示這是一起東南亞詐欺團體利用香港加密貨幣找換店進行資金清洗的惡性事件。

從內地學生涉洗錢案看東南亞詐欺產業資金清洗路徑

其模式為常見的「卡接回U(Crypto-based money laundering)」手法,意為洗錢人員從欺詐受害者處收取法幣贓物後,迅速去場外交易市場將其兌換為USDT,再轉回給欺詐人員的區塊鏈地址,並從中獲取佣金。由於購買USDT 需要較多的銀行卡與實名信息,洗錢人員會提前招募大量兼職人員組成“洗錢車隊(Crypto Laundering Syndicate)”,這些兼職人員則被稱為“卡農”或“車手”。

在這次事件中,內地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洗錢車手,與香港VAOTC 一起幫助洗錢人員完成了資金的轉換。所取得的USDT 首先進入車隊地址,車隊在扣除佣金後(經計算返傭比例為33%)再將資金轉給擔保商家,並最終透過擔保平台進行資金結算。

犯罪產業化

Bitrace 進一步對洗錢車隊的返傭地址TGeZzC 進行了拓展,發現這起洗錢事件並非孤例,而是一個高度產業化的大型洗錢團伙的冰山一角。

從內地學生涉洗錢案看東南亞詐欺產業資金清洗路徑

追溯返傭地址的資金來源,可以找到7 個其他一級回U 地址(左三),這批地址與TTb8Fk 位於同一層級,均從香港找換店(左一左二, HKVAOTC)處收取不等金額的USDT,其中33%轉入右傭地址(標紅),67%轉入27% 轉入各自的固定位置(右方),整個項目

從內地學生涉洗錢案看東南亞詐欺產業資金清洗路徑

分析顯示這一批地址最早從2024 年開始活躍,最初的資金來源與香港無關,而是大量東南亞黑灰產風險地址,這更表明該案背後是一個與東南亞有組織犯罪網絡息息相關的團夥。

在不到三個月裡,光是這一個洗錢車隊就已經在香港透過同樣的手法非法清洗了超過31 萬美金,考慮到本案中仍有其他地址未被拓展,或者其他團夥地址未被察覺,這類非法利用HKVAOTC的產業化洗錢活動的實際規模可能更為巨大。

黎明前夕的香港VAOTC 產業

上海曼昆律師事務所邵詩巍律師表示,在全球範圍來看,當下各國及地區針對OTC 商的監管框架尚未達到完全統一的程度。不過,像香港、歐盟、美國這些OTC 主要營運所在地,都已經開始著手製定相關的法案以及牌照管理規定。

以香港為例,金融服務及庫務局(FSTB)在2024 年2 月發布了有關虛擬資產場外交易(OTC)服務的立法諮詢文件。文件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建議,即藉助《反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AMLO)來引進OTC 商的牌照制度。根據這項提案,香港方面計劃透過《反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AMLO)建立OTC 商的牌照管理體系,其核心目的在於確保這些公司能夠滿足反洗錢(AML)以及客戶身份驗證(KYC)等合規方面的要求。

這意味著,所有進行虛擬資產場外交易服務的公司,包括場外交易商,都必須向香港海關(CCE)申請相應的牌照,並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定。但截至目前,該法案仍處於諮詢階段,具體實施細則和生效時間仍有待政府正式公佈。

產業經營者需積極因應監管

當下的VAOTC 已成為加密貨幣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市場穩定和產業發展當中發揮著極其關鍵的作用。隨著香港即將推出OTC 合規政策,產業內的經營者務必以更積極主動的態度去迎合監管的要求。

產業內的經營者不僅需要嚴格遵守即將實施的牌照制度,還要建立並完善內部的合規體系,確保所有的交易活動都能滿足反洗錢(AML)以及客戶身份驗證(KYC)方面的合規要求。

同時,經營者應進一步加強與監管機構之間的溝通交流,積極主動地去了解最新的政策動態,並且積極參與到行業自律組織當中,為推動整個行業的規範化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這個過程中,產業經營者特別需要重視拒絕與任何涉及非法活動的加密資金發生關聯。透過實施嚴格的客戶盡職調查以及交易監控等措施,識別並抵制那些存在可疑跡象的資金流動,避免為非法活動提供任何便利。

這不僅有助於維護企業本身的良好聲譽,同時也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

整體而言,香港即將推出的OTC 合規政策對於虛擬資產場外交易產業來說,是實現標準化發展的重要契機。產業內的經營者應當牢牢把握這個機會,積極主動地去適應監管環境的變化,不斷提升自身的合規水平,從而增強自身的競爭力。這樣,才能在香港這個加密經濟繁榮的市場當中立於不敗之地,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