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5日比特幣失守9 萬美元大關,加密市場全面暴跌開始。今日比特幣跌破7.9萬,創下自2024 年11 月12 日以來的新低;以太坊也跌破2100 美元,價格回到了2023年11月水準。 隨著市場情緒持續處於「極度恐慌」的狀態,儘管比特幣和以太坊下跌幅度已如此之大,但仍未見止跌跡象,行情令人窒息。
美國經濟衰退擔憂加劇
此次市場的劇烈調整,與宏觀環境的惡化有直接關係。隨著美國經濟出現轉弱跡象,衰退憂慮再次回歸。
數據顯示,美國2月消費者信心急遽下滑,降幅為2021年8月以來最大。消費者正在減少各項支出,週四公佈數據顯示,美國1月成屋簽約銷售指數較上季下降4.6%遠超預期,創歷史新低。此外,零售巨頭沃爾瑪財報預計2026財年業績成長將明顯放緩,作為美國消費支出的重要風向標,引發了投資者對消費前景的擔憂。
同時,2月美國經濟擴張步伐放緩至接近停滯水準。本月美國綜合PMI創17個月以來的新低,「商業活動接近停滯」。更悲觀的數據在於,對於美國經濟而言至關重要的龐大服務業活動創2023年1月以來新低,兩年多才首次進入收縮區間。
作為對衰退擔憂的反映,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低於3個月期美國公債殖利率,殖利率曲線倒掛,在過去幾十年是典型的衰退預警訊號。
系列疲軟宏觀數據,疊加川普確認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如期生效,並威脅將對歐盟和更多國家徵稅,構成了美國經濟「滯脹」預期近日大幅升溫的核心邏輯。 基於此,投資人風險偏好迅速降低,美股連續多日天遭遇拋售,熱門明星科技股紛紛高位跳水,累計跌幅在10%~35%不等。如英偉達本週已下跌14.18%,而常被視為"川普交易"的晴雨表的特斯拉,本週已下跌20.18%,自川普當選後達到峰值以來,累計下跌近40%。
由於比特幣與科技股的關聯性極強,在美股帶動下比特幣同步出現了大幅下跌。此外,美國州級比特幣相關法案的審議過程也開始受阻,比特幣法案的通過似乎並沒有市場想像中的那麼順利,在某種程度上削弱市場對川普政府「Crypto友善」和國家比特幣儲備承諾的信心。
資金持續撤退
今年2 月以來,比特幣現貨ETF 就出現了嚴重的「失血效應」,作為機構資金的重要流入管道,其資金流向數據也是影響市場信心的關鍵指標之一。然而,整個2月,比特幣現貨ETF 資金幾乎都是淨流出的情況。
根據coinglass數據,美東時間2 月18 至27日,美國比特幣現貨ETF 出現了連續8日淨流出,其中2 月25 日,淨流出更是高達11.4 億美元,創下了自其推出以來的最大單日資金淨流出記錄,反映出機構投資者對短期價格走勢的悲觀預期。
鏈上數據也表明,比特幣市場的流動性也正在加速萎縮,尤其是大資金的撤退。根據X知名大V Murphy的數據,過去主導了市場上漲的鯨魚群體(交易金額大於1000萬美元),從2023年4月到2024年11月,其流動性佔比從30%增至62%後開始驟降,到了今年2月已降至38%。高淨值群體(交易金額100萬至1000萬美元)也在1月起減持,流動性佔比從36% 降至30%。同時散戶佔比卻在提高,顯示散戶在比特幣突破十萬美元持續fomo情緒下進場時,大資金正逐步撤離。
進一步的數據顯示,大資金的撤退與利潤兌現高度相關,每當持有1000-10萬枚BTC的錢包開始大規模獲利了結,比特幣的上漲趨勢便接近尾聲。此現像在2017年、2021年及2025年均有明顯體現,與鯨魚資金撤出的時間點高度吻合。目前市場正經歷資金流動的典型模式:大資金獲利離場,散戶後知後覺接盤。
是否到了抄底時刻?
市場持續下跌,比特幣跌破7.9萬美元,近一週已暴跌超18 %。短期巨大跌幅之下,市場開始思考是否到了抄底的時機。
目前,加密貨幣市場深陷多重不利因素交織的漩渦之中:經濟滯脹的陰影籠罩所有風險資產,科技股拋售潮透過風險偏好傳導機制對比特幣形成下跌壓力,加之加密市場內部資金結構嚴重失衡——機構資本持續外流、鯨魚賬戶加速獲利了結、散戶接盤動能枯竭,這些因素共同鑄造了此次下跌的深度與猛烈鑄造。歷史教訓揭示,當市場流動性從機構轉移到散戶之際,往往預示著牛熊轉換的關鍵臨界點已近在咫尺。
儘管短期超賣可能誘發技術性反彈,但在川普政策不確定、聯準會貨幣政策前景不明朗、以及幣圈最大利好比特幣國家戰略儲備尚有半年才有消息下,投資者應高度警惕「抄底陷阱」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