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ancy,PANews

在全球資產代幣化浪潮席捲的當下,香港正成為鏈上資產佈局的關鍵試驗場。近期鏈上佈局也正迎來加速演進時刻:一方面,香港政府推出多舉措推進代幣化實驗,另一方面,京東科技、富途證券、螞蟻數科和國泰君安等多家互聯網和傳統金融企業正積極推進RWA佈局。

據PANews了解,國內許多持有實體資產企業也聞風而動,尋求將自己的資產上鍊,進行代幣化融資。而最常見的合規解決方案是將國內資產在聯盟鏈上確權之後,再到香港設立主體控股國內資產,再進行發幣融資。這類企業從農業到新能源再到房地產,而探索RWA(現實資產代幣化)的本質還是為了融資,但目前香港的RWA產業仍在摸著石頭過河。

香港RWA提速進行時,多家機構加速上鍊佈局

現實資產鏈上化正成為TradeFi與加密金融深度融合的關鍵支點,一場「雙向奔赴」的金融變革正在香港加速上演。最近幾個月,京東科技、螞蟻數科、國泰君安國際、中國碳中和以及HashKey Chain等企業正透過穩定幣發行、傳統資產代幣化、RWA基建建設等不同路徑,深度參與RWA領域的創新與落地。

京東科技:在港發行穩定幣,推進RWA佈局

根據零壹智庫報道,京東科技集團近期在BOSS直聘發布多項RWA相關職位招聘信息,將其定位為"公司在新能源與區塊鏈結合領域的戰略佈局"。招募職缺包括資管系統產品總監及解決方案總監,主要負責新能源資產RWA的資管系統設計、資產取得及產業化落實。值得注意的是,京東明確要求產品設計需與京東穩定幣和數位人民幣無縫銜接。同時,京東科技集團也招募一個職位“海外金融商務拓展”,重點是推動穩定幣業務的落地。

去年7月,京東宣布佈局穩定幣賽道,計畫在香港發行與港元1:1掛鉤的穩定幣JD-HKD。此穩定幣儲備由高度流動且可信賴的資產組成,這些資產將安全存放於持牌金融機構的獨立帳戶中,並透過定期揭露和審計報告來驗證儲備的完整性。目前,該計畫已正式進入香港金管局穩定幣沙盒試點。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旗下的京東幣鏈科技(香港)有限公司(JINGDONG Coinlink)也與小米集團與尚乘集團共同設立的天星銀行達成合作。作為一家持牌虛擬銀行,天星銀行將在金管局穩定幣沙盒框架下,為京東探索基於穩定幣的跨境支付解決方案提供金融合規支援。該行由小米集團控股50.30%,富途集團持股44.11%。

為了深入推進穩定幣戰略,今年3月,京東也宣布招聘穩定幣政策研究員,要求具有深厚的金融背景和政策研究能力,並專注於國內外穩定幣政策法規,並與監管機構保持溝通。

對於穩定幣的發行,京東集團副總裁沈建光博士在一次近期的發言中指出,穩定幣屬於公司層面去中心化的商業發行,受宏觀經濟影響波動微小,京東發行穩定幣是為了進一步提升京東的全球供應鏈和跨境支付能力。穩定幣一旦在香港獲批發,可望落地多個國家地區,但仍需遵循不同國家的監管規則,如歐盟MiCA要求在當地設立公司併申請牌照,日本則可接受香港發幣。京東將積極推動全球合規佈局,建構穩定幣基礎設施。

螞蟻數科:技術與場景並進,RWA佈局加速

自2024年開始,螞蟻數科開始加快在RWA領域的佈局節奏。 5月,作為私部門的首批參與者之一,螞蟻數科加入香港金融管理局Ensemble計畫沙盒,參與通證化存款技術測試、資產通證化場景探索及業界標準制定,並隨後在香港招募RWA架構師。隨後,螞蟻數科螞蟻數科在RWA應用方面頻頻落子,例如與Sui合作推進ESG(環境、社會和治理)領域的RWA代幣化、聯手綠色能源服務商協鑫能科成功完成國內首單涉及2億元人民幣的基於光伏實體資產的RWA案例、與Conflux樹鏈建立資產連結資產集團(CWAR.

在持續拓展應用場景的同時,螞蟻數科也在加深技術底座建置。例如去年10月,螞蟻數科旗下螞蟻鏈首次公開了為RWA業務打造的「兩鏈一橋」平台,旨在幫助更多內地新能源資產赴港RWA,實現技術賦能實體資產。今年4月,螞蟻數科開源的新一代區塊鏈虛擬機DTVM,整合了大語言模型開發框架SmartCogent,同時完全相容於以太坊生態,可為RWA場景開發者消除跨平台開發的語言障礙。

本月初,螞蟻數科推出面向海外市場的Layer2區塊鏈Jovay,這是專為RWA交易打造的高效能可信任區塊鏈平台,支援10萬TPS和100毫秒反應時間。 Jovay採用TEE和zk雙證明系統,能無縫銜接以太​​坊等Layer1區塊鏈,協助全球新能源資產轉化為可交易的數位資產。

國泰君安國際:正式進行代幣化證券業務佈局

5月11日,國泰君安國際發文稱,根據香港證監會發布的《中介人從事代幣化證券相關活動通函》,就代幣化證券分銷業務以及數碼債券發行業務分別提交相關業務計劃,均已獲監管機構確認無進一步問題。

該機構表示,國泰君安國際於2025年1月21日向香港證監會提交財富管理相關業務計劃,擬在原有證券交易基礎上,向客戶分銷代幣化證券或就代幣化證券提供意見,計劃涵蓋的代幣化證券類型包括:掛鉤多種標的資產的結構性產品(如結構性票據、場外衍生性基金、經批准基金、非認可基金、批准基金會、非批准基金、非批准基金、場外授權基金。香港證監會於2025年5月7日發出確認郵件,對該計畫無進一步問題。同時,國泰君安國際在原有債券發行業務基礎上,向香港證監會提交數碼債券發行業務計劃,未來將在數碼債券發行項目中,有能力擔任整體協調人、銀團資本市場中介人或交割行等角色。香港證監會已於2025年4月2日確認對該計劃無進一步問題。

中國碳中和:計畫推進綠色資產代幣化

本月初,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碳中和發佈公告稱,公司已與高爾街控股有限公司(高爾街集團) 簽署戰略合作夥伴框架協議,雙方開展股權合作、業務合作等多領域協作。根據協議,中國碳中和將考慮戰略投資高爾街集團旗下的證券型代幣發行平台CSpro,並在香港的法治及監管框架下,共同探索綠色資產領域的創新金融工具研發,推動包括碳資產在內的綠色資產代幣化項目的落地。

HashKey Chain:已與超200家機構達成RWA上鍊合作

今年3月,HashKey Chain宣布,中國太保投資管理(香港)發起和管理的代幣化美元貨幣市場基金CPIC Estable MMF 已成功部署至HashKey Chain,並在運行首日申購規模達1 億美元。透過在HashKey Chain的部署,CPIC Estable MMF 可為機構投資者提供數位化資產配置工具。同月,HashKey Group與博時基金(國際)有限公司宣布聯合推出的港元及美元貨幣市場ETF代幣化方案已獲得香港證監會(SFC)的批准,這是全球首對代幣化貨幣市場ETF,也是香港金管局(HKMA)Ensemble沙箱項目中針對RWA進行代幣化創新性探索的重要項目之一。

而根據HashKey Eco Labs CEO Kay近期透露,截至目前,HashKey Chain團隊已與超過200家機構展開了深入對接,涉及傳統金融機構、資產管理公司、科技企業及Web3原生項目等多個領域達成RWA上鍊合作意向,他們正探索將貨幣市場基金(MMF)、ETF、債券等傳統產品代幣化,透過區塊,他們正探索將貨幣市場基金(MMF)、ETF、債券等傳統產品代幣化,透過區塊,他們正探索將貨幣市場基金(MMF)、ETF、債券等傳統產品代幣化,透過區塊,他們探索將

華爾街加速上鍊,香港如何搶佔RWA新高地?

目前,推動全球代幣化創新的主要力量仍來自美國。以貝萊德、高盛和摩根大通等華爾街傳統金融機構為代表,正透過比特幣現貨ETF通道以及傳統資產代幣化的方式加速推進傳統資金流入鏈上。

同時,美國搶先提供政策支持,包括SEC新任主席Paul Atkins在最新的加密圓桌會議上也明確表示,證券從鏈下系統向鏈上系統的遷移,類似於數十年前音頻記錄從黑膠唱片到盒式磁帶再到數位軟體的演進。這項變更可望透過全新的發行、交易、持有和使用方式,徹底改造證券市場。 SEC必須緊跟創新步伐,評估現有的監管框架是否需要調整,以適應鏈上證券和其他加密資產的發展。同時,監管機構應建立合理的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框架,制定清晰的規則,以規範發行、託管和交易,並持續打擊違法行為。

相較之下,香港企業在RWA代幣化領域的發展步伐相對審慎。但眾所周知,香港本身擁有豐富的金融資源,其金融基礎設施、成熟的資本市場和高效的監管體系,使得香港成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代幣化作為一種創新金融工具,一旦RWA在香港得到更大規模的推進,將在傳統金融中展現出巨大的成長潛力,進而推動香港金融市場的進一步深化與全球化。

而香港機構對RWA代幣化持保守態度,主要源自於合規要求的嚴格性。香港金融監理體系注重穩健與合規,確保金融創新不會妥協市場的穩定性與透明度。因此,如何在符合香港的法律架構和監管政策的前提下實現創新,是當地機構面臨的重要挑戰。且如文章開頭所言,目前在實操中已經探索出了一些合規路徑,合規之外,業內關注監管態度的原因是,政策的風聲直接影響資金的流向,目前RWA資產蓄勢待發,場內資金的情況反而是大家更關注的。

不過,香港其實在代幣化政策上處於積極推動的態度。例如,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推出的Ensemble項目,旨在透過沙盒測試來探索代幣化資產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可行性,這對於促進市場理解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香港正在探索港元穩定幣並努力建立穩定幣監管框架,包括《穩定幣條例草案》計劃在5月21日的立法會會議中恢復二讀辯論,若條例草案通過,金融管理局將加快穩定幣相關牌照的審批工作,為市場提供更清晰的監管環境。不僅如此,香港政府官員也代幣化前景持樂觀態度,例如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的發言進一步表明,香港不僅希望推動黃金等資產的代幣化,還致力於透過數位金融推動實體經濟的融合。

香港在區塊鏈技術層面也予以支持態度。 例如,根據萬物島ThreeDAO公眾號消息,萬向區塊鏈創始人肖風博士曾在與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的私下交流中建議以太坊基金會在香港設立辦事處。肖風指出,區塊鏈開發者主要集中在英文世界和中文世界,失去中國市場即意味著失去重要的全球開發者資源。中國的技術部門、政府機構及開發者群對以太坊技術持尊重態度,建議基金會不應遠離中國市場。

如今,隨著前文提到的多家頭部企業的參與,或將為更多處於觀望狀態的香港企業帶來信心,為它們提供了借鑒和推動的動力。

總的來說,隨著全球越來越多的機構加速推進金融資產的代幣化,RWA賽道的發展空間正被進一步打開,對香港來說也迎來了重要的政策契機與發展窗口。因此,面對日益清晰的政策導向和不斷成熟的技術路徑,香港應在確保金融穩健與合規的基礎上,適度釋放創新試驗空間,推動更多傳統機構從觀望走向實踐,引導更多傳統金融資金入場,加速RWA生態的本地化發展與全球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