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The Round Trip

整理:Yuliya,PANews

在加密與AI交會的時代,真正重要的故事往往藏在喧囂之外。為了尋找這些被忽視的真相,PANONY與Web3.com Ventures共同推出了英文影片節目《The Round Trip》。由John Scianna與Cassidy Huang共同主持,本期節目將深入分析當前全球市場的關鍵動向,從印巴衝突到加密貨幣突破,從中美貿易談判到全球貨幣政策分化,為讀者提供全面的市場洞察。

影片 | 每週市場解讀:中美貿易新突破、新台幣衝擊與韓國ETF政策轉向,全球資金流向何方?

Token2049杜拜現場:熱度重燃,建設情緒回歸

Token2049杜拜現場人流密集,交易所高調亮相,優質專案也不少。去年困擾活動的暴雨未重現,整體體驗大幅提升。市場情緒顯著回暖,專案方重返“建設模式”,展現出信念與願景。

不過,場邊活動過於密集,加上杜拜交通擁堵,常常需耗費三、四十分鐘穿梭於各活動之間。儘管如此,一些創辦人的執行力與長期思維仍令人印象深刻。此外,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插曲:全球正鬧“開心果短缺”,部分原因竟是迪拜那款廣受歡迎的開心果巧克力。據悉,這款巧克力在好市多有售,價格已從7美元漲到10美元,而杜拜原產的則更是貴到20美元一塊。

影片 | 每週市場解讀:中美貿易新突破、新台幣衝擊與韓國ETF政策轉向,全球資金流向何方?

地緣政治風雲:印巴衝突升級

上週最受關注的嚴肅事件莫過於印巴緊張局勢全面升級。這場衝突根源可追溯至1947年英屬印度分治,此後兩國已爆發四次主要戰爭:1947-48年克什米爾戰爭、1965年第二次克什米爾戰爭、1971年孟加拉解放戰爭以及1999年卡吉爾戰爭。值得注意的是,自1998年起,印巴雙方都成為核武國家,使得任何衝突都具有更嚴重的潛在後果。

本輪緊張局勢源自於4月22日發生在印控克什米爾的恐怖攻擊,造成26名遊客(多為印度教徒)死亡。攻擊由"抵抗陣線"宣稱負責,該組織與曾策劃2001年印度議會襲擊和2008年孟買恐襲的"虔誠軍"(LeT)有關聯。印度隨即指控巴基斯坦庇護恐怖分子。

上週早些時候,印度發起代號為"辛杜爾行動"(Operation Sindoor)的軍事行動,打擊了巴控克什米爾的九個目標。印方強調這是針對恐怖基礎設施的精準打擊,避開了巴基斯坦軍事目標。然而,巴基斯坦方面譴責這是"戰爭行為",報告了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平民傷亡,並聲稱已擊落印度戰機並實施報復性打擊。

衝突持續升級,雙方在實控線(LOC)附近交火,導致大量平民疏散。中國作為巴基斯坦的親密盟友表示嚴重關切,西方情報甚至報告中國殲-10戰機擊落了印度的法制"陣風"戰機。國際社會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和美國總統川普均呼籲各方克制,但在莫迪等民粹主義領導人的推動下,雙方都難以在沒有"勝利"的情況下退讓。

宏觀經濟政策分化:全球流動性與利率走向

全球宏觀經濟政策正呈現明顯分化。中國人民銀行下調存款準備率,向系統注入1430億美元,開啟流動性釋放模式,這是貿易戰背景下的流動性注入還是市場的悄然恐慌尚不明確。同時,儘管油價走低,OPEC成員國同意增產,這項決定可能旨在刺激全球經濟成長。

美國方面,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第一季GDP為負的情況下維持利率在4.25%-4.5%不變,通膨是否受控/經濟成長是否被犧牲仍需觀察。相較之下,英國選擇將利率下調至4.25%,展現了不同的貨幣政策路徑。

此外,美國總統川普與英國達成了一項貿易協議,這是自川普發動全球關稅攻勢以來的首個正式協議。雙方同意降低汽車、農業和鋼鐵的貿易壁壘,美國對英國鋼鐵的關稅從25%降至0%,汽車關稅從27.5%降至10%。作為交換,英國將放寬美國汽車、乙醇、農產品及工業設備的准入。這項協議提供了有針對性的關稅減免,但距離全面貿易協定還有距離,更像是長期談判過程的第一步。

晶片外交與AI戰略轉向

有趣的是,川普政府上週暗示可能撤銷或不執行拜登時代的AI擴散框架。該框架旨在透過將國家分為三個等級來控制美國AI晶片的全球分佈,對甚至是長期盟友也實施出口上限,執行將於5月15日生效。

這項轉變非常具有戰略意義,可作為貿易談判的籌碼。例如,以色列、印度和瑞士等二級國家正在購買美國的F-35戰機,卻面臨購買英偉達晶片的限制。這種矛盾在於:你信任他們使用你最先進的隱形戰機,卻不信任他們使用GPU?這項策略轉變表明,本屆政府計劃將AI晶片出口作為貿易談判工具,而非實施全面限制。透過給予盟友更大的准入權限,英偉達和AMD等美國公司可以擴大市場、增加利潤並將其重新投資於下一代硬件,確保美國保持技術優勢。

這不僅關乎貿易和經濟,更關乎戰略動力。限制措施可能適得其反,反而激發創新。以騰訊為例,為因應晶片限制,他們開發了混元Turbo S,這是一款超高效的AI模型,能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回覆查詢,結合了Mamba和Transformer元素。他們也推出了混元T1,利用專家混合系統進行事件推理與問題解決。正如俗話所說:"需求是發明之母"。

在上週的ICLR大會上,OpenAI、GoogleDeepMind以及來自美國、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大學都派代表出席,展示了他們的研究結果。中國的學生和企業代表數量眾多,他們強調自己的模型使用更少的記憶體。中國並不是在等待取得存取權限,而是出於必要進行創新。如果美國實施過度限制,只能暫時減緩這些國家的發展,反而可能無意加速他們的進步。因此,改變這項政策並非軟弱的表現,而是走向策略清晰的措施。

台灣新台幣異動與資金流向

市場已對此作出反應,新台幣在短短兩個交易日內暴漲逾10%,這是自1980年代以來最劇烈的波動。外資大量流入台灣股市,特別是半導體領域。台灣選擇不干預,傳達出允許新台幣升值的訊號。然而,新台幣升值會傷害出口,而台灣經濟極度依賴出口。其他亞洲貨幣也出現波動,交易員預判其他央行可能採取類似動作。分析師意見分歧,一部分認為新台幣將持續升值,另一部分預測即將回檔。新台幣上漲源自AI熱潮和外資湧入,但背後潛藏風險,一旦出口數據受損,政策可能隨之調整。

中美貿易談判新進展

影片 | 每週市場解讀:中美貿易新突破、新台幣衝擊與韓國ETF政策轉向,全球資金流向何方?

5月12日,中美雙方在日內瓦舉行的經貿會談後發布聯合聲明,宣布對部分關稅進行調整。根據聲明,美國將取消91%的加徵關稅,並暫停24%的「對等關稅」90天,目前對華「對等關稅」降至10%。中國也相應取消和暫停了一部分反制措施。這次談判主要集中在關稅減免,未涉及美國以芬太尼為由加徵的關稅及中國的部分反制措施。中美雙方也同意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係進行協商,以透過制度化的溝通機制解決分歧。商務部表示,最終目標是徹底糾正單邊加稅的錯誤,持續加強互利合作,維護中美經貿關係的健康、穩定和永續發展。

美中貿易戰以來已對雙方經濟造成實質影響:美國企業成本上升,轉嫁給消費者導致價格上漲和供應鏈延誤;中國工廠活動放緩,出口下降。北京以降息、注資和一系列刺激措施應對,但貿易戰的連鎖反應已超越關稅本身,影響全球貿易穩定。

比特幣企業風潮:從Strategy到MetaPlanet

比特幣近期突破10萬美元大關,目前交易價格約為101,000美元,反映了市場對加密資產的熱情高漲。企業持倉比特幣的趨勢持續加強:

  • Strategy (前身為MicroStrategy)在佛羅裡達州舉辦第五屆"企業比特幣大會",CEO Michael Saylor強調比特幣作為企業儲備資產的重要性。會上宣布再購入1,895枚比特幣,累計持股達到555,450枚,持續維持全球最大企業比特幣持有者。

  • 東京上市公司MetaPlanet上週也購入555枚比特幣,使總持股達到5,555枚。這數字在日文中具有像徵意義,因為"5"的發音為"Go",5-5-5-5象徵"Go! Go! Go! Go!"(衝啊!)。此次購買價值約5,300萬美元,公司股價隨後上漲13%。 MetaPlanet已成為亞洲最大的上市比特幣持股公司,全球排名第11位,目標是年底前持有1萬枚比特幣。

  • 比特幣雜誌CEO、MetaPlanet顧問David Bailey宣布成立" Nakamoto公司",專注於比特幣媒體、挖礦和基礎設施建設,旨在收購陷入困境的比特幣企業並重啟其資產,背後有機構和主權資金支持,據稱可調動數十億美元資本。

加密政策觀察:韓國ETF轉向與各國儲備態度分化

韓國第21屆總統選舉將於2025年6月3日舉行,總統選舉競選活動於5月12日正式啟動,7名候選人將展開22天的激烈拉票大戰。民主黨的李在明在民調中領先,被定為1號候選人,其主要對手是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的金文洙,為2號候選人。

影片 | 每週市場解讀:中美貿易新突破、新台幣衝擊與韓國ETF政策轉向,全球資金流向何方?

左翼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和右翼政黨候選人金文洙都承諾推動比特幣ETF合法化,形成罕見的跨黨派共識。這項政策旨在促進中產階級財富累積並為年輕一代提供更多機會。金融服務委員會(FSC)主席金炳煥表示願意與新政府討論實施方案,這標誌著政策態度的重大轉變。 FSC先前已明確反對現貨加密ETF,認為其波動性過大。美國現貨加密ETF的成功(淨流入超430億美元)成為韓國重新審視此類產品的關鍵因素。

同時,美國一些州也逐步接受比特幣:新罕布夏州批准了允許國家將高達5%的公共資金投資於比特幣的立法,亞利桑那州則允許將無人認領的數位資產用於質押或賺取獎勵後轉入儲備基金。

然而,佛羅裡達州撤回了其比特幣戰略儲備法案,而英國財政部經濟大臣艾瑪·雷諾茲則明確表示,比特幣的波動性使其不適合作為公共資金儲備。同樣,日本、瑞士和俄羅斯等國家也排除了比特幣儲備,強調了公共財政管理中穩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