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AI時代的"破冰者"
上海2025年3月6日/美通社/ -- 2025年,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個產業,對醫藥產業來說,從藥物研發到臨床診療,從供應鏈管理到病患服務,AI技術的滲透已勢不可擋。在3月6日的BioAQ2025上海峰會上,百世傳媒/藥方舟CTO 陳辰博士官宣了一項里程碑式的突破:百世旗下首個醫藥行業DeepSeek大模型——"問問AI"正式免費開放。這項基於在地化部署、依托百世傳媒十餘年產業累積的AI工具,將徹底改變醫藥產業技術人員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效率,真正實現"技術普惠,資訊平權"。
為什麼是"問問AI"?三大核心優勢定義產業標桿
- 更懂醫藥的客製化大模型
"問問AI"並非通用型AI,而是專為醫藥產業打造的垂直領域模式。它基於DeepSeek技術架構,深度融合了百世傳媒160個月累積的行業數據——包括3000小時技術課程、200個醫藥技術微信群的100萬條專業聊天記錄、8萬篇技術文獻、1萬+技術問答,以及覆蓋20萬用戶、2000位行業專家、1500個行業專家、1500個技術問答,以及覆蓋20萬用戶、2000位行業專家、1500場數據、150000場會議數據已處理的經驗已脫場品牌、15000場所有經驗。從藥物分子設計到生產製程優化,從臨床試驗方案到法規遵循解讀,模型已涵蓋研發、生產、臨床、服務全鏈條場景。 - 在地化部署,資料安全與效率兼得<br/>與目前魚龍混雜的雲端API大模型不同,"問問AI"實現了完全本地化部署,確保核心資料"不出門",這一設計既符合醫藥行業對資料隱私的嚴苛要求,又能透過本地強大的算力硬體實現秒級響應,告別伺服器」失聯"。為了進一步確保資料的穩定性,AI技術團隊建立了完善的多地資料備份與復原機制,為資料安全與穩定性上了一把"安全大鎖"。
- 知識庫+專家網路的雙重加持<br/>模式雖強,但醫藥產業的複雜性遠非單一技術可覆蓋。因此,"問問AI"創新地與佰仕問平台的2000位行業專家連動-當AI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時,用戶可一鍵跳轉至平台向專家提問,形成"AI初篩+人工深究"的"人在迴路"服務閉環。正如百世傳媒在佰仕問這樣的技術交流平台上的實務經驗,AI技術與人的協同作用是醫藥產業數位轉型的核心。
免費開放的背後:百世傳媒的產業使命<br/>作為服務醫藥產業十餘年的平台,百世傳媒深知技術人的痛點:資訊分散化、知識取得成本高、跨領域協作難。這次開放"問問AI",正是為了打破"資訊特權" ——
- 新創公司無需重金購買資料庫,也能獲得頂尖藥廠的知識儲備
- 基層技術人員不必輾轉多個論壇,即可直達問題核心
- 學術新人可透過AI輔助快速跨越經驗門檻
但我們同樣清醒:AI不是萬能鑰匙。在複雜製程驗證、創新標靶發現等場景中,人類專家的經驗與創造力仍不可取代。因此,我們始終強調-"問問AI"是工具,而佰仕問平台上2000位專家、1500家供應鏈企業工程師組成的技術生態,才是醫藥人真正的"智慧外腦"。
即時體驗,與未來同行<br/>無論您是藥企研發主管、CRO機構技術員,還是醫院藥劑師、器材工程師,只需三步驟即可開啟AI賦能之旅:
- 微信搜尋"佰仕問"小程式
- 點擊首頁右上角"問問AI"入口
- 輸入您的問題,體驗定製版DeepSeek大模型的"醫藥專業力"
我們更期待與您深度合作:
- 若您是藥企,我們可以一起客製化專屬知識庫,對技術人員量身訂做培訓項目
- 若您是專家,歡迎進駐平台,共享知識紅利,打造明星IP形象
- 若您志在醫藥AI賽道,請聯絡我們共謀發展,共建業界領先的AI孵化器
結論:技術有界,探索無疆<br/>從區塊鏈賦能的醫藥供應鏈,到醫院場景的AI輔助診斷,再到藥方舟平台啟航,直至今日"問問AI"的開放,百世傳媒始終站在醫藥數字化浪潮的前沿。我們深知,這個時代不缺技術,缺的是讓科技真正落地的誠意與生態。
現在,輪到您提問了。
(本文由問AI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