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rank,PANews
2月23日,幣安創始人CZ在BSC鏈上的一個普通測試掀起軒然大波——當他嘗試購買MEME幣時,鏈上數據被實時追踪,社區誤判為官方動作,引發數萬用戶瘋狂跟投。對此,CZ無奈澄清:“這只是個人測試。”
這場烏龍背後,暴露出區塊鏈透明性引發的「隱私悖論」:鏈上行為如同裸奔,三明治攻擊者狙擊交易、駭客定向釣魚、MEME玩家追蹤聰明錢反被收割。 Aleo創辦人Howard Wu一針見血地評論:「CZ首次嘗試AMM的經歷就是我創建Aleo的一個典型例子,我只想讓我的帳戶只有我自己能看得到,我不知道為什麼全世界都需要能看到它。」區塊鏈的透明可追溯性曾是革命性優勢,卻在DeFi、GameFi等複雜場景中演變為致命場景中演變成致命弱點,透明照片,透明入口。
根據Certik的報告顯示,2024年因鏈上行為暴露導致的釣魚攻擊損失高達10億美元。當透明度從信任基石變成發展枷鎖,區塊鏈是否需要一場隱私革命? Aleo給的答案是:用零知識證明重建隱私邊界,讓使用者重掌資料主權。
在密碼學深水區架起一座橋
當其他隱私項目在「完全匿名」與「監管合規」之間左右搖擺時,Aleo選擇了更底層的突圍路徑:用ZKP技術實現「選擇性透明」——用戶既能隱藏敏感數據,又可向特定方證明真實性。這願景依託三大技術支柱落地
Aleo的核心技術主要有三個層突破,分別為zkCloud(隱私運算層)、Leo語言(開發者工具層)、AleoBFT共識(網路層)。
zkCloud是Aleo的一個核心技術,它把複雜的計算任務從鏈上搬到用戶自己的設備上來執行,然後透過零知識證明技術驗證這些計算的正確性。這樣既保護了用戶的隱私,也提高了區塊鏈的運行速度。
其中的關鍵是在鏈下執行,區塊鏈就像一個大家共用的帳本,所有的交易和計算都在上面公開記錄。但如果每個人都在這個帳本上寫東西,會變得很慢,而且隱私也沒保障。 zkCloud就像給每個人發了一個“私人小本子”,你可以在自己的小本子上悄悄完成計算,然後只把結果交給公共賬本。這樣既快,又不會洩漏細節。根據Messari的報告,zkCloud能把隱私交易的處理時間從幾秒鐘縮短到毫秒級別,計算成本也能降低90%以上。
為此Aleo特別設計了一種程式語言-Leo語言,用來開發需要隱私保護的去中心化應用。它把複雜的零知識證明(ZKP)技術簡化,讓開發者不用成為密碼學專家也能寫出隱私應用。 ZKP技術本身很複雜,一般程式設計師很難直接上手。 Leo就像一個“翻譯器”,把高深的密碼學概念變成簡單的程式設計語法。開發者用它就像寫普通程式一樣,背後的ZKP細節由Leo自動搞定。在這種低門檻的助力下,Aleo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用Leo開發的dApp數量增加了150%。
AleoBFT是Aleo用的共識機制,它結合了PoW和權益證明PoS的優點,透過一個動態的委員會來快速確認交易,同時保持網路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 AleoBFT先用PoW選出一個委員會,然後這個委員會用PoS快速確認交易。這樣既保證了去中心化,又提高了效率。 Aleo測試網數據顯示,AleoBFT交易確認時間平均2秒,比起以太坊的15秒快得多,適合需要快速交易的場。 zkCloud保護隱私並提升效率,Leo語言降低開發門檻推動創新,AleoBFT確保快速去中心化交易。
巨頭牽手,Google雲端與Coinbase的信任錨點
雖然零知識證明與隱私運算對一般用戶來說晦澀難懂,但巨人們似乎早已看中了這個賽道的潛力。在主線上線前,Aleo總計融資超過2億美元,創下零知識賽道最大融資紀錄。投資人包括a16z、軟銀、Coinbase、三星等知名機構。
先進的技術理念和產業巨頭背書為Aleo顯然帶來更多的產業認可度,也進一步推進了Aleo生態治理的腳步。
2025年2月27日,Aleo宣布與Google雲端達成策略合作,成為Google雲端生態中首個零知識Layer1網路。這次合作當中,Google雲端也參與Aleo主網的驗證節點運行,提升網路的去中心化與穩定性。對Aleo來說,開發者可透過Google雲端的BigQuery工具分析Aleo網路資料(如交易量、鏈上記錄),提升開發效率。除此之外,Coinbase在主網啟動時成為首批驗證者之一。
2024年第四季度,Aleo的生態持續保持成長每日活躍地址增加了10.6%,新地址增加了34.4%。截至3月,Aleo的驗證節點已達到25個。
同時,Aleo的治理路線也在積極推進。 2024年5月,主網未上線前就推出Aleo基金會治理平台,Aleo代幣持有者可透過平台投票決定協議升級並改善提案。主網後,大使計畫分為Apprentice、Voyager和Maestro三級,參與者需提交內容累積AleoPoints,推動社區治理。平台利用ZKP技術實現隱私投票,避免外部幹預。截至2025年3月,治理平台已處理多項提案,如2024年12月的ARC-0042(動態獎勵調整,社區支持率達93%)。
從鏈上隱私到現實世界的“資料護照”
Aleo的資本佈局與策略合作已為其鋪設了快車道,技術突破需要生態繁榮的支撐。技術紅利開始轉換為實際用例,Aleo推出的zPass協議目前正逐步走向落實。
「如果沒有內建隱私,加密貨幣永遠無法真正進入現實世界。」Howard Wu在X平台的宣言,揭示了Aleo的真正目標是透過隱私運算,為區塊鏈打開更多產業的大門。
zPass是Aleo開發的協議,基於零知識證明技術,允許使用者安全地驗證身分特定屬性(如年齡、國籍),而無需公開全部個人資訊。它像一個“隱私護照”,讓你證明“我是成年人”或“我是美國公民”,但不暴露你的名字或地址。
2025年2月,Aleo宣布首批五個專案在生產環境中實施zPass,包括Playside、World3、Humine、GeniiDAO和ThreeofCups(3oC),涵蓋遊戲、金融、醫療、教育和社交領域。
其中,Playside透過zPass進行年齡驗證,確保年輕用戶在互動AI代理時有安全、適齡的體驗。例如,驗證使用者是否符合進入某些遊戲內容的年齡要求。
Humine是一個去中心化臨床試驗平台,透過zPass讓患者證明研究資格(如特定疾病或年齡),而無需暴露完整醫療記錄。
顯然零知識證明的應用落地似乎能夠涵蓋更多傳統產業,而不僅是侷限在加密與金融領域。這也是Aleo希望實現用戶資料主權的回歸,建構以「隱私即服務」為核心的新Web3生態的願景目標的動力來源。
從鏈上攻擊損失10億美元到CZ的MEME幣烏龍,Aleo的敘事特點事實上印證著區塊鏈價值的進化:當技術從追求“絕對透明”轉向“可控匿名”,一場新的社會契約誕生——在數字世界,自由的真諦不是毫無保留的公開,而是掌控自我數據邊界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