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前的文章《Web3投資指南| 安全篇(04):千萬加密資產被盜,如何保護加密錢包? 》中,Portal Labs從錢包管理的角度,為大家提供了防範加密騙局的方式。
但實際上,除了各類層出不窮的安全事件外,高淨值投資者還需要面對另一些投資型的騙局。這些騙局不是簡單的“拉人頭資金盤”,而是偽裝成對沖基金、家族辦公室、私人銀行、專案投資機會等高端金融服務,讓人防不勝防。
或許,你曾聽到這樣的「推薦」:Web3項目,團隊成員來自多個知名項目,投資人包括一系列知名VC、機構,現在投資承諾投資回報率達50%,已經有不少新加坡/香港富商投資...
乍一聽,這些描述是不是非常誘人,既有背景又有高額回報,但現實往往是,輕則對方rug pull(捲款跑路),重則你被牽扯進跨國錢莊、洗錢等刑事問題中。
因此,這篇文章,Portal Labs將結合真實案例,為大家盤點這些看似高端、實則精心設計的騙局,並提供可行的防範策略,確保資產安全。
虛假加密基金騙局
在傳統金融市場,最常見的投資方式,當屬基金,無論是對沖基金或量化基金,都非常收到高淨值投資人群的青睞。自然,Web3市場也出現了這些類別的基金,幫助投資人實現財富的快速成長。
然而,與傳統金融市場不同的是,加密基金目前還沒有特別體系的規範與監管。因此,不少詐騙者盯上了這塊灰色地帶,用「加密基金」概念包裝騙局,企圖吸引高淨值投資者。
例如2022年的Arbix Finance,此計畫自稱是CertiK審計通過的去中心化量化基金,主打DeFi套利策略,並承諾投資人每天5%收益。早期投資者的確能提現,然而,短短幾個月後,基金帳戶資金被迅速轉移到匿名地址,官網關閉,團隊失聯,最終導致投資者損失1000萬美元。
如何防範?
首先,這一類的騙局有個最容易識別的點在於,所有基金都需要註冊與備案,目前無論是在岸基金還是離岸基金,都會在一些主流的國家和地區,比如美國、新加坡、香港、BVI,進行註冊,你可以直接去查詢基金以及基金管理人是否持證上崗;
其次,如果是宣傳自己曾經有多次成功案例的基金,投資人可以在Preqin、Crunchbase等資料庫查詢其歷史表現;
另外,基金需要定時向投資人揭露相關資訊。同時,因為加密基金通常是以加密貨幣為資產,投資者還可以透過Etherscan、Nansen等工具查詢基金地址,檢查資金的流向以及基金持有資產的動態情況。
加密銀行存款騙局
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開始模仿傳統的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公司,推出所謂的「高階加密存款產品」。這些騙局通常承諾存入比特幣(BTC)或泰達幣(USDT)等數位資產,便能享受遠高於市場水平的利息回報,甚至聲稱能夠合規避稅,吸引了不少高淨值投資者。然而,這些所謂的「加密銀行」其實並沒有正規的金融牌照和監管保障,資金往往遭到濫用,最終導致投資者的資產損失。
2022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加密借貸平台NEXO非法提供存款業務,涉案資金高達1.2億美元。 NEXO曾宣稱其平台提供「年利率12%」的存款回報,並自稱在多國持有金融執照。然而,SEC調查發現,NEXO並未受到有效監管,其提供的存款產品並不合規,投資者資金未受到妥善管理,最終大量帳戶被凍結,投資者無法提取資金,導致投資者損失慘重。
如何防範?
投資加密銀行類平台前,務必核查是否持有合法的金融牌照,如英國FCA、新加坡MAS、瑞士FINMA等,確保平台在相關監管機構的監管下合法運作。
合規的平台通常會將客戶資金獨立託管,防止濫用和挪用。因此,如果平台沒有明確的第三方託管機構,或存款資金沒有透過受監管的信託機構進行管理,投資者應高度警惕。
即使平台確實持有多國金融牌照,也需要定期確認其合規狀態。監管環境的變化可能會影響平台的合法性,及時了解相關法規變更非常重要。
加密項目旁氏騙局
在Web3中,旁氏騙局比比皆是。無論是一般投資者,或是高淨值投資者,往往最容易踩坑的正是這一類型。旁氏騙局的最大特點就是,透過承諾高回報來吸引資金,實際上並沒有真實的投資項目,所有的回報只是透過新投資者的資金支付給舊投資者,直到資金鏈斷裂,最終導致投資者損失慘重。
同時,在中國已有的判例中,參與旁氏(也就是傳銷)的投資者,作為從犯,同樣無法拿回被騙資金。因此,尤其是高淨值用戶,需要格外注意避免參與此類專案。
例如OneCoin,就是一個偽裝成加密貨幣的假項目。該項目聲稱是突破性的加密貨幣,但實際上並沒有實際的區塊鏈技術支撐。其創辦人Ruja Ignatova透過虛假的宣傳,以及承諾巨額回報,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然而,最終,OneCoin被揭露為旁氏騙局,創辦人Ruja失踪,投資人損失慘重,累計超過45億美元。
如何防範?
任何聲稱是加密貨幣的項目,都應具有充分的透明度並接受第三方獨立審計,確保其實際存在的項目和技術是合法合規的。因此,投資者需要警惕沒有公開審計的項目,尤其是沒有清晰技術架構和實際應用的代幣。
如果某個加密項目承諾的年報酬率遠高於市場的正常範圍,投資人就需要高度警覺。旁氏騙局的典型特徵就是透過誇大回報吸引資金,實際專案並不具備持續獲利的能力。
投資人應對專案方的背景進行深入調查,了解其創始團隊的經驗和歷史專案成就。同時,使用工具如Etherscan、Nansen等查看資金的流動情況,確保資金並非流入無關的帳戶或直接轉移至不明地點。
切忌將所有資金投入單一項目,尤其是風險較高的加密項目。合理分散投資,結合傳統金融工具與加密資產,以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
保護自己的加密投資
在加密市場中,高淨值投資者面臨的風險遠不止於市場波動帶來的財務損失,更重要的是由於該領域的監管落後與透明度不足,使得騙局和不合規項目不斷滋生。
因此,在Web3時代,真正的投資智慧不僅是找到下一個十倍、百倍、千倍成長的項目,更是確保自己的資產免於詐騙與風險侵害。投資人一定要建立嚴格的投資篩選標準和多重保護措施。以下三點,建議大家著重考慮:
- 所有投資必須經過獨立盡調,不要只依賴專案方的宣傳,必須有第三方獨立調查。
- 合規是重要原則,避免落入「Web3無監管」的陷阱,確保所有金融機構都擁有合法執照。
- 合約中的細節可能決定資產的存亡,務必經由專業法律團隊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