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awrence

今天咱們要聊的,是一個讓整個加密圈集體蹦迪的大新聞——曾經號稱要“讓互聯網創作免費且有價值”的NFT 平台Zora,推特官宣終於要發幣了!

從6億估值到鏈上賭場,曾經的NFT平台二哥Zora發幣了

這個操作,簡直是讓韭菜們既興奮到搓手,又慌到腿軟。畢竟在幣圈混過的都懂,每當有專案喊著「社群共建」「生態激勵」的口號發幣,空氣中總會飄來一股熟悉的韭菜味。

但這次的故事,可比一般土狗計畫刺激多了。它不僅牽扯到Coinbase 嫡係部隊的資本遊戲,也上演了官方親自下場玩「代幣狼人殺」的魔幻劇情,甚至讓整個產業開始思考:

當每一條推特都能變成炒幣戰場,我們究竟是在見證鏈上文藝復興,還是在圍觀韭菜收割機的轟鳴?該

一、Zora 發家史:從NFT 小清新到社交狂魔的變形記

要說清楚這次發幣的套路,咱得先扒一扒Zora 的底褲。

從6億估值到鏈上賭場,曾經的NFT平台二哥Zora發幣了

時間倒回2021 年,當時幣圈最火紅的不是土狗幣,而是NFT。兩個Coinbase 前員工一拍大腿,整了個叫Zora 的NFT 平台,口號喊得震天響:「我們要讓藝術家站著賺錢!」

這故事開頭就聽著特正能量對吧?早期他們確實搞了些花活:

例如幫數位潮牌Saint Fame 玩DAO 治理,搞虛擬時裝週;又例如給音樂人發行能兌換實體磁帶的TAPE 代幣,甚至搞出過「買NFT 送演唱會門票」的騷操作。

那時候的Zora,簡直就是Web3 文藝青年的烏托邦——直到他們發現,光靠賣數位藝術品,連伺服器電費都賺不回來。

從6億估值到鏈上賭場,曾經的NFT平台二哥Zora發幣了

於是從2023 年開始,Zora 徹底黑化。先是抱上OP Stack 大腿搞了自己的Layer2 網絡,把Gas 費打到骨折;接著畫風突變,把產品改造成了“鏈上版Instagram”——​​在這裡,你發條推文都能自動生成ERC-20 代幣,點贊評論都能挖礦,甚至連罵街都能變現。

這招簡直絕了!

以前藝術家們還得苦哈哈畫圖做音樂,現在隨便一個路人甲發張午餐照片,系統就給你發1000 萬枚“紅燒牛肉麵幣”,創作者還能從每筆交易抽1% 手續費。

從6億估值到鏈上賭場,曾經的NFT平台二哥Zora發幣了

更魔性的是,Zora 還搞了個「代幣社交」:你持有的代幣越多,個人主頁的金色邊框就越閃亮,活脫脫把炒幣玩成了QQ 秀。

從6億估值到鏈上賭場,曾經的NFT平台二哥Zora發幣了

靠著這套「萬物皆可代幣化」的組合拳,Zora 硬生生從OpenSea 嘴裡搶下一塊肉。到了2024 年,他們已經融超6,000 萬美元,估值衝到6 億美金,背後站著Coinbase Ventures、Paradigm 這些頂級機構。

但明眼人都看出來了:當社群平台開始教用戶炒幣,距離鐮刀出鞘就不遠了。

二、發幣大戲:頂級VC 的「科學養豬」指南

果然,今年3 月3 日,Zora 官員宣要在Base 鏈上發幣ZORA,總量100 億枚。

表面看分配方案很「良心」:10% 空投給用戶,20% 激勵生態,5% 做流動性。

從6億估值到鏈上賭場,曾經的NFT平台二哥Zora發幣了

但仔細看條款就會發現貓膩——65% 的代幣(公司金庫+ 團隊+ 策略貢獻者)鎖倉6 個月後開始解鎖。

翻譯成人話就是:

「韭菜們先衝,我們大股東半年後再來收網。」

更騷的是官方聲明:「ZORA 不是治理代幣,純粹是娛樂幣,持有者沒有任何權利」。

這相當於明牌告訴你:我們發的不是股票,是賭場籌碼。

但你以為這就完了? Zora 還搞了兩次快照:

從6億估值到鏈上賭場,曾經的NFT平台二哥Zora發幣了

第一次截止3 月3 日,獎勵老韭菜;第二次截止4 月20 日,吸引新韭菜。

結果就是過去兩個月,Zora 鏈上交易量暴增47%,無數人為了刷交互在平台瘋狂發帖,甚至有人用腳本批量生產“早安地球”“今日便秘”之類的垃圾內容。

最魔幻的是,有擼毛黨算:想進空投前30%,至少要交互21 次以上。於是平台上出現專業車隊,幫人代刷按讚評論,價格從50U 到200U 不等。

這波操作看得我直呼內行人——原來Web3 的「社群激勵」,就是讓用戶花錢買機器人給自己刷數據。

三、Base 的「神助攻」:官方親自下場玩狼人殺

正當韭菜們在Zora 上瘋狂內捲時,另一個主角登場了:Base 協議負責人Jesse Polla。

這位老哥從今年2 月開始,就頻繁在Zora 上發布「Content Coin」(內容代幣)。例如把會議紀要做成代幣,讓社區公告上鍊,甚至把Vitalik 的紀錄片預告片都Token 化。

按他的說法,這是要推動「內容即代幣,代幣即內容」的鏈上文藝復興。

從6億估值到鏈上賭場,曾經的NFT平台二哥Zora發幣了

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4 月17 日,Base 官推突然在Zora 發布“Base is for everyone”代幣,市值瞬間衝到1700 萬美元,然後五分鐘內暴跌90%。

這劇情比雲霄飛車還要刺激:

3:12 官推發幣,KOL 集體喊單

4:30 市值突破天際

4:35 巨鯨拋售,價格腳踝斬

5:00 權益群建到第28 個

面對韭菜們的怒火,Base 官方卻淡定回應:「我們沒賣幣哦,這只是藝術實驗~」

更絕的是,Jesse Pollak 還補刀:「當我發1 個幣他們說我在Rug,發10 個幣說我在炒作,發100 個幣他們才會懂這是新媒體的未來」。

這話翻譯過來就是:

「你們這些土鱉不懂高級藝術,活該當韭菜!」

但魔幻的是,這場鬧劇反而讓Zora 徹底出圈。隨著「Base is for everyone」代幣次日暴漲10 倍,更多韭菜哭著喊著衝進Zora,生怕錯過下一個「官方土狗」。

此時此刻,Zora 團隊恐怕在被窩裡笑出聲——這波零成本行銷,比買央視廣告還管用。

四、鐮刀還是畫筆:Zora 到底在畫什麼大餅?

看到這,可能有觀眾想問:Zora 搞這麼大陣仗,真的只是為了割韭菜?

咱們得客觀說,這事還真不能一棍子打死。

從產品邏輯來看,Zora 確實在搞創新:

  • 打破NFT 與代幣的次元壁:用ERC-20z 標準讓圖片、影片直接變成可交易資產,解決了NFT 流動性難題
  • 重構創作者經濟:每個內容自動發幣,讓點讚轉發都變成「生產力」
  • 社交金融化:把微博熱搜榜改成幣價排行榜,徹底釋放人類的賭博本能

從6億估值到鏈上賭場,曾經的NFT平台二哥Zora發幣了

但問題是,當所有內容都變成炒幣標的,網路變成了拉斯維加斯。

去年8 月,鏈上偵探ZachXBT 把調查報告做成Zora 代幣,本來想搞個行為藝術,結果代幣被瘋炒到1,400 萬美元。老哥嚇得連夜發推:「我真沒想讓人投機啊!」

這故事告訴我們:在Zora 的世界裡,連反詐宣傳都能變成土狗幣。

更可怕的是技術漏洞:

由於Zora 的流動性池全自動部署,任何內容代幣上線就能交易。這就給了狙擊機器人可乘之機——它們能在毫秒級檢測新代幣,先拉盤吸引跟風,再瞬間砸盤套利。

換句話說,在Zora 上發幣,等於給機器人大軍送人頭。

五、韭菜生存指南:如何在鏈賭場活過三集

最後,給各位想衝ZORA 代幣的觀眾幾點忠告:

  • 警惕解鎖期炸彈:半年後65% 代幣解鎖,團隊拋售可能引發雪崩
  • 小心社交水軍:平台上90% 的點讚評論是機器人刷量
  • 遠離「官方土狗」:Base 團隊發的27 個代幣,90% 已歸零
  • 當一個項目說“這不是金融產品”時,它100% 是金融產品

說到底,Zora 這場發幣大戲,既是鏈上文藝復興的煙火秀,也是人性貪婪的照妖鏡。

當我們在Zora 上為一條推文幣狂喜或崩潰時,也許該想起那個古老的真理:

在賭場裡,唯一穩賺不賠的,永遠是賣籌碼的人。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