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特幣反彈突破93,000 美元的同時,加密市場中的人工智慧(AI)相關代幣也重新煥發活力,成為最新一輪行情中的早期受益者。 AI 與加密敘事的重燃疊加機構資金的有序入場,正推動整個市場步入新一輪「敘事+ 資金」共振的周期。

AI 代幣強勢反彈,細分板塊翻倍

根據CoinGecko 數據顯示,多個AI 細分領域在過去一週內漲幅超過40%。漲勢最猛的包括AI 智能體孵化平台Virtuals Protocol 的VIRTUAL 代幣和AI 智能體協議Eliza OS 的AI16Z 代幣,分別上漲123% 和89%,現價達1.43 美元和0.298 美元。不過,兩者距離各自的歷史高點(5.07 美元和2.47 美元)仍有較大距離,分別較高峰下跌了71% 和87%。

這一輪反彈也得益於其他熱門AI 代幣的帶動,整個AI 智能體賽道的總市值翻了一倍,包括基礎設施代幣和由AI 靈感衍生的迷因幣Fartcoin。分析平台Cookie.fun 指出,截至4 月7 日,AI 智能體相關項目的總市值約為45 億美元,涵蓋了超過1,600 個部署在不同區塊鏈上的智能體。而在過去24 小時小幅上漲後,這一數字現已達到90.6 億美元,顯示市場情緒明顯在高漲。

同時,與AI 高度綁定的區塊鏈項目如Bittensor(TAO)和Near Protocol(NEAR)在過去一週也分別上漲超過9%。

對於此次AI板塊市值的上漲,沒有明確的單一觸發因素,但生態系內的持續開發與融資活動可能構成了情緒支撐。例如,Virtuals Protocol 最近推出了其Genesis 啟動機制,以期實現更公平的代理人代幣發行。而加密創投依然活躍:根據《財星》報道,Paradigm 正重金押注AI 加速器公司Nous Research,該專案剛完成5,000 萬美元融資,代幣估值達10 億美元。

CoinGecko 數據顯示,過去一週廣義AI 板塊整體上漲14%,市值接近260 億美元。相比之下,比特幣和以太幣的漲幅分別為4% 和7.6%。

機構主導比特幣上漲,散戶反而流出ETF

伴隨AI市值上漲的還有比特幣。

Coinbase Institutional 的John D'Agostino 表示,比特幣上漲至93,000 美元,主要由機構投資者推動,而非散戶ETF 買家。

比特幣本輪上漲的背後,主力並非來自散戶ETF 資金,而是大型機構投資者的「耐心資本」。 Coinbase Institutional 高層John D'Agostino 在CNBC 上表示,這波始於4 月初的行情,是主權財富基金和機構投資者靜悄悄地入場所推動的,而同時散戶卻在撤出現貨ETF。

這種機構信心正加速轉化為現實版面。本週,Strike CEO Jack Mallers 與Cantor Fitzgerald 的Brandon Lutnick 聯合推出了一家新的比特幣投資公司—— Twenty One Capital ,由Tether、Bitfinex 和軟銀支持,初始將持有超過42,000 枚比特幣。在完成與一家2 億美元SPAC(Cantor Equity Partners)的合併後,該公司將以股票代號「XXI」公開交易。

D'Agostino 給出其三點核心投資邏輯:

1.去美元化:主權國家與機構出於對地緣政治與貿易情勢的擔憂,開始減少美元資產曝險;

2.與科技板塊脫鉤:比特幣正逐步擺脫「AI 概念股附屬品」的形象;

3.對沖籃子理論:比特幣已躋身資深商品交易員的通膨對沖資產組合前五名。

「比特幣正在回歸其核心特性:稀缺性、不可更改性,以及非主權資產的可轉移性。它開始以信仰者希望的方式在交易。”

儘管比特幣強勢上行,主要山寨幣如以太坊(ETH)、Solana(SOL)和Cardano(ADA)仍未表現出相應技術突破。 CoinDesk 20 指數過去一個月下跌3%,而比特幣上漲7%。

不過,隨著價格拉升,散戶對比特幣ETF 的興趣似乎正在回升。 SoSoValue 數據顯示,4 月21 至23 日,現貨比特幣ETF 淨流入達22 億美元,光是4 月24 日單日就超過9 億美元。儘管本月ETF 總體仍經歷了9 天的淨流出,累計達12.1 億美元,但資金回流跡象正在出現。

小結:AI 敘事與機構信心構成雙輪驅動

在比特幣反彈帶動下,新一輪牛市的早期贏家捲土重來,AI 與加密貨幣敘事再度升溫。

當前市場的上漲由兩個輪子共同推動:一方面是AI 敘事的回歸和新項目的技術進展,另一方面是機構對比特幣核心價值的再確認。在敘事、資本與宏觀格局交織之下,加密市場或正踏入一個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