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編號為3100 的CryptoPunk NFT以1600萬美元(4500枚ETH)被某用戶買入,位列單枚NFT第三高價交易。 2025年4月10日,這枚CryptoPunk以600萬美元(4000枚ETH)被賣出,相比一年前的購買價格,虧損達1000萬美元。
造成虧損的部分原因歸結於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造成的宏觀經濟環境波動所造成的以太坊價格下跌,部分原因歸結於NFT市場的慘淡。
不只是CryptoPunks,熱門、高關注度系列的NFT IP如無聊猿(Bored Ape Yacht Club)、Azuki和胖企鵝(Pudgy Penguins)等交易量自2022年以來一直在穩步下滑,尤其近幾週的市場表現尤為慘淡。
相較於過去兩年的高光時刻,如今的NFT已經在慢慢淡出視野。但NFT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發展。第一個NFT誕生於大約十年前,直到2017年11月末,以太坊推出ERC-721標準後,這項技術才開始獲得大眾的關注。
NFT也絕不僅限於作為數位藝術品的載體體現價值,其幾乎可以代表任何獨特或唯一性的事物:身分(如數位身分識別DID)、虛擬形象、個人頭像(PFP)、個人資料記錄、虛擬房地產、藝術品、遊戲或虛擬世界中的資產、音樂、網域等等。
NFT的核心是數位產權:只要你擁有某個NFT,你就真正擁有該NFT智能合約中所規定的內容,無論是圖像、遊戲物品、某項資產的商業使用權,還是其它種種。這種「真正的擁有權」代表了網路世界的重要典範轉移,體現在以前人們習慣透過授權的方式使用商品和服務,而不是直接擁有它們。
也就是說,我們真正進入“虛擬物品的數位所有權時代”,不過才七年左右。
目前,我們通常會將NFT單獨看作Web3的一個領域,和元宇宙、加密貨幣、RWA、DePIN並列。這種看法既有合理的部分,也有不合理的部分。
合理的部分,就NFT本身來說,它可以單獨構成一個繁榮的NFT領域,各類虛擬物品透過智慧合約鑄造成NFT或實物透過上鍊映射資產,形成如OpenSea、Blur平台的NFT交易市場。
不合理的部分,NFT是一個融合進入各個領域的工具。 NFT可以作為元宇宙中的遊戲、房產、道具等資產,作為RWA的鏈上流通資產,作為DePIN項目生態的流通資產,作為身份、頭像、音樂、視頻、域名、數據的唯一性載體。
例如在DePIN領域去中心化雲算力中(PowerVerse作為去中心化雲算力項目,即透過NFT作為算力資源的載體進行交易和流通),算力資源可以透過NFT的形式在平台中進行交易和流通。
業內人士曾把NFT看成是和BTC同等重要的創新發明。這種認識體現了NFT或在未來的元宇宙、AI時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市場和使用者都需要一個獨特、自由流通、可追溯、安全性的資產載體。
NFT的創新應用對比科技史上傳統中心化計畫更顯現出它的後續潛力。
蘋果在其封閉的App Store生態系統來分發iOS設備的軟體和內容,根據財報披露,2013年,即iPhone首發大約六年半之後,蘋果的App Store年銷售額達到了約100億美元,其中12月單月貢獻了超過10億美元。
同樣在NFT技術進入市場的七年後,2024年全年NFT交易額約89億美元,12月單月交易金額為約8.92億美元。
時間相差不大的條件下,NFT的交易額和蘋果的交易額逐漸貼近。
同樣有趣的是,iphone剛推出市場時以昂貴、高性能為人印象深刻,NFT也同樣如此,「無聊猿」、加密龐克等IP都以千萬美元單位計算。
隨著市場發展,大多數NFT並不貴,並用作各種用途。它們或結合品牌作為品牌凝聚社群的工具,或被傳統專案方用作品牌行銷,或被用於門票、IP週邊等增值產品。遵循NFT的性質,我們可以保持觀察它後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