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能比人類做得更好、更快、成本更低的世界裡,人類的價值將建立在什麼基礎上?
一個令人不安的清晨
上週五早晨,我打開電腦,被眼前的場景震驚了:我們剛開發完成的的AI bot,在我們睡覺的8小時裡,同時分析了100多家研報,識別出7個人類分析師完全忽視的關聯模式,並精準預測了三個新興項目的投資趨勢(本週看漲幅確實還可以)。它甚至產生了一個很簡短的、附帶連結的簡報,包含視覺化圖表和投資建議——這本需要我團隊兩週才能完成的工作。
當我查看報告品質時,手中的咖啡杯幾乎滑落。這不是粗糙的草稿,而是超越大多數分析師等級的傑作。
那一刻,一個冰冷的現實擊中了我:我們所知的"工作"和"價值"正在被徹底重新定義。根據麥肯錫2023年的預測,到2030年,AI將取代約8億個工作崗位,同時只創造約3億個新職位。這個由電力和代碼組成的智能體,不需要薪水,不需要醫療保險,甚至不需要讚美──卻能產出超越人類的價值。
這讓我面臨一個根本性問題:在AI能比人類做得更好、更快、成本更低的世界裡,人類的價值將建立在什麼基礎上?
在這個新時代,傳統的經濟學家和投資人將面臨認知危機,而那些能夠看清這項根本轉變的人,將獲得前所未有的投資機會。
從"按勞分配"到"按存在分配":歷史性轉折
人類正在經歷第三次分配革命,這不是誇張,而是基於歷史發展軌跡的必然結論。
第一次革命發生在農業社會,我們從原始的"按需分配"轉向了"按勞分配"。你的工作產出決定你獲得的資源。
第二次革命在資本主義發展中形成,演變為"按資分配"——資本獲得了超額回報,導致財富集中。根據世界不平等實驗室的數據,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目前擁有全球約46%的財富。
而現在,AI正在推動我們進入第三次革命:"按存在分配"時代——人的價值將不再主要由生產能力決定,而由其存在本身及獨特性決定。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藝術家不再因為她創作的作品在市場上能賣多少錢而獲得價值認可,而是因為她獨特的視角、思維方式和創造過程本身被社會視為寶貴資源。她的"存在價值"——她作為獨特個體的思考方式和創造力——成為她獲取資源的基礎,而非僅僅是她的作品。
我預計,2025-2027年間,我們將看到第一批基於"按存在分配"理念的實驗性項目出現,最初可能在創意產業、知識生產和社區管理領域。到2030年,隨著AI對傳統工作的大規模替代,這種分配模式將開始進入主流討論。
在這個新時代,傳統的經濟學家和投資人將面臨認知危機,而那些能夠看清這項根本轉變的人,將獲得前所未有的投資機會。
中國模式有潛力避免西方可能面臨的極端貧富分化,形成更永續的AI發展路徑——在保持創新活力的同時,確保技術紅利的廣泛分配。
中國模式:AI時代的獨特優勢
在思考全球應對AI革命的方式時,我注意到中國模式展現出獨特的優勢。
西方純資本主義面臨的最大風險是"新封建主義"—AI紅利被少數科技巨頭壟斷,絕大多數人淪為"數字農奴"。根據牛津大學的研究,美國頂尖科技公司已掌握了超過70%的AI專利和關鍵基礎設施。西方政治體系往往被既得利益團體捆綁,難以實現必要的系統性改革。
相較之下,中國的製度安排提供了一條更平衡的道路。具體來說:
1.長期規劃能力:中國能夠制定和執行長期戰略規劃,而不受短期選舉週期限制。例如,中國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了2030年的三步驟策略,為AI發展提供了清晰路徑。
2.混合經濟模式: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允許市場創新與國家引導並行。以大模型開發為例,中國同時支持商業公司(如百度、阿里)和國家隊(如智譜AI)發展,既保持競爭活力,也確保關鍵技術不被壟斷。
3."共同富裕"理念:中國明確將共同富裕作為發展目標。 2023年《數位經濟推動共同富裕的指導》明確提出利用數位科技縮小收入差距,為AI時代的分配機制改革提供了政策基礎。
4.產業政策工具箱:中國正在探索數位人民幣等創新工具,這些工具可能成為重構價值分配機制的技術基礎。數位人民幣的可編程特性使其有潛力支持更複雜的價值分配模式,包括UBI(全民基本收入)等實驗。
在我看來,中國模式有潛力避免西方可能面臨的極端貧富分化,形成一種更永續的AI發展路徑——在維持創新活力的同時,確保技術紅利的廣泛分配。
這是Alpha Sniper基金"價值狙擊"策略的典型案例-辨識被低估的典範轉移機會並精準建倉。
Bittensor:有價值的實驗與投資機會
在這思考架構下,我密切注意著各類嘗試解決AI分配問題的創新項目。 Bittensor就是其中之一,它試圖建構去中心化的AI貢獻激勵網絡。
截止發稿,我於4.17日建倉的Bittensor已有30%的漲幅。儘管它存在一系列設計缺陷,但作為投資標的,它仍具備顯著價值:
1.先發優勢:作為最早將AI與去中心化激勵機制結合的項目之一,Bittensor已建立了生態優勢和市場認知。它目前擁有21個活躍子網絡,超過3500名開發者在其平台上貢獻AI資源。
2.資本重估:隨著市場逐漸體認到AI基礎設施的戰略價值,Bittensor這類計畫正經歷估價重估。其TAO代幣從2023年1月的不足0.5美元攀升至今日25美元以上,市值超過25億美元。
3.流動性優勢:相較於傳統AI新創公司,Bittensor提供了流動性較好的投資管道,讓投資者靈活進出。
4.漸進式改進:專案已從最初的"誰質押的多,誰獲得獎勵",演進為更複雜的貢獻評估機制,顯示出學習與適應能力。
我們具體的投資策略是:短期持有以捕捉市場重估帶來的價格上漲,同時密切關注專案治理演進,在關鍵技術或治理升級前增加部位。這是Alpha Sniper基金"價值狙擊"策略的典型案例-辨識被低估的典範轉移機會並精準建倉。
這個技術如何重塑人類的自我價值定義?它是加劇不平等,還是創造更公平的分配機制?
Alpha Sniper:超越傳統投資的價值觀
面對這歷史性轉變,Alpha Sniper基金的投資理念超越了簡單的利潤追求。我們的核心價值體現在三個方面:
1.文明視野下的投資決策
我們不僅關注計畫能否帶來財務回報,更關注它是否促進人類文明的健康發展。去年,我們放棄了一個預期回報率超過200%的AI武器系統投資機會,儘管從純財務角度看這是一個"完美"的投資。相反,我們將資金投向了一個回報可能更溫和但致力於AI普惠應用的項目。
當大多數基金還在爭論某個代幣是漲是跌時,我們已經在問:這個技術如何重塑人類的自我價值定義?它是加劇不平等,還是創造更公平的分配機制?
2.多層次的價值捕捉策略
傳統投資者往往只在一個層面尋找價值-"這個專案值多少錢?"而我們的分析架構包含多個維度:
技術價值:技術本身的創新程度
社會價值:科技對社會結構的影響
敘事價值:市場對科技的理解與接受程度
時間價值:短期投機與長期發展的平衡
在機器能滿足幾乎所有物質需求的世界裡,人類價值將如何重新定義?
在歷史轉折點上的行動指南
站在AI革命的風口浪尖,每個投資人和思考者都可以採取具體行動:
對投資人而言:
重新評估你的投資組合,識別那些將被AI徹底顛覆的產業和那些將從分配機制變革中受益的領域
將資金配置從純粹技術創新轉向分配機制創新
優先考慮那些將AI紅利廣泛分配的項目,而非集中收益的模式
對創業者而言:
思考如何設計能激勵創新又能確保廣泛分配的商業模式
探索將使用者轉變為所有者的新型組織結構
將分配公平性作為產品設計的核心原則之一
對個人而言:
發展那些AI難以複製的獨特能力和視角
參與新型分配機制的早期實驗
提前適應"價值來自於存在而非生產"的新範式
在未來5年內,我預計將出現至少20-30個致力於解決AI時代分配問題的重要項目。這些將是下一個投資黃金期,也是塑造人類未來的關鍵機會。
當大多數人還在為代幣價格波動歡呼或悲傷時,我已經在思考更根本的問題:在機器能滿足幾乎所有物質需求的世界裡,人類價值將如何重新定義?
在這個意義上,Alpha Sniper不僅是一個投資基金,更是關於人類未來的深度探索。我們不僅投資項目,我們投資未來——那個價值被重新定義,分配被重新設計,人類與機器共存的未來。
如果你也在思考這些問題,我邀請你與Alpha Sniper團隊深入交流。我們每月舉辦一次閉門討論會,匯集投資人、技術專家和哲學家,共同探索這場文明級轉型。
因為在這個關鍵歷史節點,最稀缺的資源不是資金,而是前瞻性思考和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