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链上游戏(Fully onchain game)是指将其所有逻辑——包括资产、规则和状态——都存储在区块链或汇总层(rollup)上通过智能合约来实现的游戏。
以是否上链作为标准,游戏可以分为不使用任何区块链技术的Web2.0 游戏,即传统游戏;仅资产上链,游戏逻辑在链下实现的Web2.5 游戏,即通常讲的 GameFi 游戏;而真正的 Web3.0 游戏是资产和游戏逻辑都在链上,称之为全链游戏。
全链游戏与传统主流游戏形成鲜明对比,后者通常运行在私有、孤立的服务器上,玩家几乎没有主权。而链上游戏的去中心化方式则为玩家带来了资产所有权、开放的经济系统、开放的模组改造能力、数据持久性和透明性。
2024年年末,区块链游戏联盟(Blockchain Game Alliance, BGA)发布了一份行业调查报告,指出链游自上一个市场周期以来,行业更加注重用户体验(UX)和用户界面(UI),优先提供与传统Web2游戏相当的流畅体验。BGA预测这一趋势将在2025年继续扩大,重点从金融机制转向提升玩家体验。区块链游戏逐渐隐藏加密元素。区块链游戏平台正在从显性的加密元素(如代币经济和NFT市场)转向更无缝的整合,让Web3功能在后台运行。
相比依赖区域服务器网络进行稳定性和数据管理的传统游戏,区块链整合通过链上资产追踪和交易实现了真正的数字所有权。BGA预测传统的集中式游戏服务器正在向区块链基础设施过渡,展示了游戏行业如何拥抱数字所有权的理念。
区块链基础设施对链上游戏的支持包括了区块链自身的技术创新,如账户抽象、rollup架构;也包括了基于区块链之上的DePIN基础设施创新,如去中心化网络对游戏的通信网络支持,去中心化云算力对游戏的运行计算支持,去中心化存储对游戏数据缓存的支持等等。
拐点时刻:链上游戏迎来易用性和低延迟
到2025年5月,目前链上游戏相较主流游戏仍然在两个关键领域落后:流畅的用户体验(即易用性)和速度(即低延迟)。但好消息是,这两个方面正在迎来拐点。
首先是区块链账户抽象(Account Abstraction)的创新正在有效解决用户体验方面的难题。通过将区块链技术与区块链复杂的底层技术分离,简化区块链技术的终端用户体验的方法,即去除特殊性、采用一般化。
其次是链上游戏基础设施正在向低延迟方向发展,
“延迟”(Latency)是指玩家的操作与游戏中产生结果之间的时间差。在传统在线游戏中,延迟是数据从玩家设备传输到游戏服务器再返回所需的时间。链上游戏的延迟原理与此相同,不过“服务器”被网络或 rollup 替代,游戏逻辑和状态更新都在这里执行。
玩家若要获得流畅的游戏体验其理想情况下的延迟时间需控制在30 到 60 毫秒(ms)之间,超过 300 毫秒就会显得卡顿。以太坊 L1 目前的平均出块时间为 12 秒,即 12,000 毫秒。两相比较,虽然目前可以在以太坊上构建链上游戏,但这样的高延迟让实时对战类游戏几乎无法实现。
不过其它地方的情况正在加速改善。
L1 公链Solana 采用了一种名为“shreds”的区块传播机制,延迟可达约 15 毫秒。另一种MagicBlock 链上游戏引擎解决方案,基于定制的“临时 rollup 架构”(ephemeral rollups)可以帮助 Solana 上的应用实现大约 10 毫秒的出块速度。这对游戏应用来说都非常理想。
L2 公链MegaETH目前处于测试网阶段,但由于采用独特的“迷你区块(mini-blocks)”设计,能够达到每 10 毫秒出一个块。在电竞场景中,20 毫秒及以下被认为是极佳的延迟表现,因此 MegaETH 具备承载高水平竞技游戏的巨大潜力(如果你想提前体验这种速度,可以在该 L2 测试网上试玩实时游戏《Crossy Fluffle》)。
随着像 MegaETH 这样的新链上线,以及现有网络通过技术创新(如 shreds 和 Flashblocks)不断提速,我们正在步入一个新的阶段:Web3.0游戏终于可以媲美主流游戏私有服务器所提供的低延迟体验了。
结语
如果《王者荣耀》里的皮肤可以铸造成NFT进行流通和交易,如果《黑神话·悟空》里的游戏道具在数字所有权上都归玩家所有,这既是传统游戏和Web3.0游戏的本质区别,也是Web3.0游戏开创的新局面。
全链游戏的易用性和低延迟的到来为像《王者荣耀》这样的大型传统游戏进入链上运行铺平道路,未来还可能有更多方面的跟进,多种因素将共同促进完全链上游戏的发展。更宏观地看,一个去中心化、玩家拥有的链上电竞生态如今已经切实可期。
当然,更低的延迟、更流畅的性能并不自动意味着好的游戏,但它的确消除了最后一个重大技术障碍——那个长期阻碍我们在链上构建理想游戏的障碍。它也为基于区块链的元宇宙游戏带来了好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