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卫星策略(Core-Satellite Strategy)是一种经典的资产配置方法,通过划分资金为“核心”与“卫星”两部分,实现风险分散与收益增强的平衡。
策略起源与发展
核心-卫星策略的理论根基源于 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 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1952年提出)。该理论强调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并通过资产相关性优化组合收益风险比。核心-卫星策略继承了其“均值-方差分析”和“有效边界”思想,将分散化理念与主动管理结合。
这个策略在 20世纪90年代 由机构投资者(如养老金、家族办公室)率先应用,随后因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John Bogle) 推广低成本指数投资而普及。随着ETF等工具的发展,策略逐渐成为全球主流资产管理机构的标准配置方法。
策略核心逻辑
这一策略的资产划分原则,核心资产+卫星资产:
核心资产(60%-90%资金):以低波动、长期稳健的资产为主,如宽基指数(沪深300、标普500)、债券或高股息基金。目标是获取市场平均收益(β收益)。
卫星资产(10%-40%资金):配置高弹性资产,如行业主题ETF(芯片、新能源)、成长股或另类投资(商品、REITs),旨在捕捉超额收益(α收益)。
同时,资产保持动态平衡机制,并非一成不变。定期调整比例(如每年一次)以维持风险水平;利用市场周期轮动切换卫星资产(例如经济复苏期增配周期股,衰退期转向防御板块)。
目前,国际机构如先锋集团(Vanguard)、巴克莱国际投资(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 、瑞银(UBS)、桥水基金等都借鉴了核心-卫星理念,通过多资产对冲风险。
策略在币圈的应用
根据2025年币圈最新实践,结合核心-卫星策略的底层逻辑与加密市场特性,资产配置方案可拆解为以下架构:
核心资产配置(70%-80%):抗波动压舱石
1.比特币(BTC)主导地位(50%-60%)
2.以太坊(ETH)生态价值(20%-30%)
3.稳定币流动性缓冲(10%-20%)
卫星资产布局(20%-30%):捕捉Alpha机会
1.赛道龙头代币
2.期权投资工具
3.NFT/GameFi增值
动态平衡机制
根据牛熊周期调整。熊市时,核心资产提升至85%(BTC 60%+ETH 25%),卫星仓位仅保留DeFi质押等低波动资产。牛市时,三阶段止盈法(突破前高减持10%、市场狂热期减持30%、泡沫期清仓卫星资产)。
风险管理框架
1.仓位控制
单一代币仓位≤5%,赛道集中度≤15%;使用硬件钱包存储超50%核心资产,交易所仅保留操作所需资金。
2.收益增强工具
• DeFi套利:参与Ethena协议的USDe质押,通过Delta中性策略获取5%年化收益。
• 量化辅助:采用网格机器人捕捉震荡行情收益。
• 期权网格:通过sell put+sell call低买高卖获利。
总之,通过「核心守正、卫星出奇」的策略,币圈投资者既能把握加密市场的系统性机会,又能通过赛道细分获取超额收益,实现风险收益比的最优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