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權合約介面前,有人盯著特斯拉股價的漲跌,有人揣摩比特幣減半前的波動,還有人盯著螢幕上的希臘字母算時間損耗──這三種人分別代表著選擇權世界的三大門派:方向派、波動派和時間派。就像武俠小說裡的刀劍暗器各有絕學,三類策略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此消彼長。
一、方向性策略:在K線浪濤中衝浪
方向性策略是選擇權江湖的少林功夫,講究直擊要害。當你確信特斯拉即將突破250美元時,買進行使價260美元的買權,就像扛著火箭筒瞄準城牆——股價每漲1美元,Delta帶來的收益會像加速度引擎般推高獲利。
但方向性交易有個致命陷阱:時間價值的流逝。英偉達GTC大會前,許多散戶重倉買進週看漲期權,雖然股價如期上漲5%,但Theta每天吞噬3%的本金,最終盈利還沒焐熱就被時間稅吃光。
比特幣玩家的方向策略更顯瘋狂。在減半事件前,Deribit交易所的行使價8萬美元買權持倉量暴增200%,這些「信仰戰士」押注的不僅是價格方向,更是市場情緒的核爆。
但真正的老手會玩「有保險的方向衝鋒」:買入7萬美元買權的同時,賣出6.5萬美元認沽選擇權,用收取的權利金抵銷部分成本。這種「組合策略」就像是為衝鋒槍裝上消音器,既保留上漲空間,又降低了暴露風險。
二、波動率策略:在不確定性的風暴中跳舞
波動率策略是武當派的太極,講究借力打力。當市場陷入恐慌,IV(隱含波動率)會像氣球一樣膨脹。去年比特幣橫盤時,平價選擇權的IV僅有45%,但減半前一週突然飆升至85%,相當於氣像台突然發布颶風警報。
波動派交易員此時會買進跨式組合:同時持有7萬美元的買權和認沽選擇權。只要價格波動超過±10%,無論漲跌都能獲利,就像在賭場同時押注大小盤——莊家開什麼都能通吃。有時即使價格沒有波動,憑空上漲的IV也會讓跨式雙買組合瞬間獲利。
波動率交易最精妙之處更在於「曲面套利」。特斯拉財報日前,近月選擇權的IV比遠月高出20%,有機構趁機賣出週看漲選擇權、買月買權,賺取波動率期限結構的扭曲差價。這就像發現超市的鮮牛奶比保存期限長的還便宜,果斷囤貨等待價格回歸。
比特幣選擇權玩家更擅長「波動性偏斜狙擊」:當8萬美元買權的IV比6萬美元認沽選擇權低15%,表示市場過度恐懼下跌,此時做多看漲波動率+做空看跌波動率,往往能吃到恐懼消退時的修復紅利。
三、時間價值策略:做時間的稅吏
時間價值策略是唐門的暗器,殺人於無形。當你看到比特幣季度選擇權每天穩定損耗0.5%價值時,就明白為何「時間是選擇權賣方的朋友」。
專業機構常用的「鐵鷹策略」就像設定自動收割機:賣出7.2萬美元看漲和6.8萬美元認沽選擇權,同時買入更虛值的7.5萬美元看漲和6.5萬美元認沽作為保險。只要價格在6.8-7.2萬美元之間震盪,時間價值就會像沙漏裡的金沙般落入囊中。
美股市場的時間獵人更愛玩「日曆魔法」。英偉達的周看漲期權每天損耗1.2%價值,而每月看漲期權僅損耗0.3%。有交易員會賣出週期權收割快錢,同時買月期權防範黑天鵝。這就像開連鎖便利商店——高頻賣出臨期食品(週合約),低價囤積耐儲商品(月合約)。財報季這種策略讓部分機構在股價橫盤期仍能日賺0.15%的「時間稅」。
四、三維連動的實戰藝術
真正的高手從來不用單一策略。例如,當比特幣在6.5-7萬美元震盪時,頂級交易員會建立「三體模型」:
1.方向維度:賣出7.2萬美元買權(押注阻力位)
2波動維度:買入6.8萬美元跨式組合(防範突破)
3.時間維度:做空週合約的Theta,做個多月合約的Vega
這種組合就像在戰場上同時部署步兵、砲兵和空軍。在比特幣減半事件中,有對沖基金用該策略在價格上下翻飛時,吃掉了方向波動的Gamma收益、波動率膨脹的Vega收益以及時間衰減的Theta收益,三重疊加實現了單日5.8%的淨值增長。
五、下期預告
明晚我們將深入《買方心理訓練》
課後作業
1.策略體檢:在Deribit平台找到比特幣下月選擇權,分別建構方向性/波動性/時間價值組合,記錄三日內的損益結構變化
2.波動率日記:連續三天記錄特斯拉平價選擇權的IV數據,比較其與30日歷史波動率的偏離幅度
3.時間實驗:以1%部位賣出比特幣本週買權,每日記錄Theta損耗與價格波動的損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