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投資指南 | 安全篇(01):加密錢包那麼多,我要選哪一個?

加密錢包,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進入Web3的門戶。

無論你是高淨值投資者,還是個人玩家,只要你需要交易虛擬貨幣,或者調動智能合約,都需要加密錢包作為打開通路的工具——它不僅是你存放數位資產的地方,更是你進入各種平台、交易市場和應用的入口。

但當你開始了解時,你會發現錢包的選項多到頭痛:熱錢包、冷錢包、單簽、多簽、AA……到底該選哪個? !

本篇文章,Portal Labs帶你了解常見的不同類型錢包的特點和用途,並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幫助你選擇最合適的錢包組合。

熱錢包vs 冷錢包:線上與離線的較量

選擇熱錢包還是冷錢包,就類似你是把錢放在口袋隨時使用,還是鎖緊保險箱確保安全。

熱錢包:你的隨身支付工具

熱錢包是最常見的加密錢包類型,是個玩家就會擁有至少一個熱錢包。常見的熱錢包有MetaMask、Rainbow Wallet、Trust Wallet等等。

熱錢包始終聯網,使用起來類似於支付寶,即透過手機或電腦隨時存取和操作(部分錢包也開發了瀏覽器插件,方便網頁使用),只需要幾步操作就可以完成交易或者簽署智能合約,非常適合日常交易或短期投資。

然而,連網也帶來了風險,熱錢包很容易受到駭客攻擊,常見的例如惡意連結、假網站和釣魚郵件。同時,熱錢包需要頻繁授權交易,操作不慎可能留下授權漏洞,導致資金被竊。此外,熱錢包依賴用戶管理助記詞,如果備份不當或洩露,資產將難以找回。

冷錢包:你的數位保險箱

冷錢包就像是專門存放貴重物品的保險箱——安全性極高,但取用過程稍微複雜一點。它最大的特點是離線存儲,不連接互聯網,這讓它幾乎免疫駭客的遠端攻擊,是加密世界中保護大額資產和長期持有的首選工具。

常見的冷錢包有Ledger Nano X、Trezor Model T和Ellipal Titan,它們通常以硬體設備的形式存在,大小類似U盤或銀行卡,方便攜帶和存放。此外,還有一種更極端的冷錢包形式——紙錢包,直接將私鑰或助記詞印在紙上進行保存。

然而為了追求高安全性,冷錢包在操作上進行了複雜的設計。不管是助記詞的生成和保存,或是每次交易都需要手動連接設備進行授權,繁瑣的操作對使用者而言既需要更多的時間成本,還需要增加學習成本。另外,因為有實體設備,冷錢錢包的價格相對較高。如果設備遺失或損壞,恢復資產的過程可能會讓使用者感到壓力。

單簽錢包vs 多簽錢包:個人用還是團隊用?

一般來講,我們個人常用的都是單簽錢包,除非需要多人管理。

單籤錢包:你的私人鑰匙

單簽錢包就像你的專屬鑰匙,只有你能打開這扇門,直接管理帳戶和資產,大多數Web3用戶都是從單簽錢包開始自己的Web3旅程。市面上,基本上所有個人使用的錢包,都是單簽錢包。

單簽錢包的優點在於操作簡單,無需依賴他人,適合個人投資者隨時交易或管理資產。但是,單簽錢包的安全性完全取決於用戶自己。如果私鑰或助記詞遺失,資產可能無法恢復;一旦洩漏或被盜,資金也會直接轉移。因此,使用單簽錢包的用戶需要做好備份,並謹慎管理助記詞和授權作業。

多簽錢包:團隊合作的保險鎖

多簽錢包好像上了多把鎖,必須有多人同時使用各自的鑰匙才能打開。這種設計非常適合團隊或機構共同管理資金,可以有效防止單人操作帶來的風險。

常見的多簽錢包,例如Gnosis Safe和SafePal多重簽版,它們允許設定多個授權人,只有在滿足預設簽名數量後才能執行交易。例如,3人帳戶需要2人同意才能轉賬,這樣即使其中一把「鑰匙」遺失或洩露,也不會影響資金安全。

不過,多簽錢包的複雜性也意味著操作效率較低。每筆交易都需要多人確認,對於高頻交易的用戶來說顯得不夠靈活。此外,設置和恢復過程更為繁瑣,需要團隊成員保持良好的溝通和協作,以免資金因流程卡殼而無法及時調動。

單鏈錢包vs 多鏈錢包:生態選擇的差異

早期,加密錢包多是單鏈,專注於某一生態。但隨著用戶對多鏈乃至跨鏈的需求,多鏈錢包應運而生。

單鏈皮夾:貴精不貴多

單鏈錢包就像是專門為某個「城市」打造的通行證,只適用於城市的所有交易和活動。單鏈錢包主要為特定生態提供了極致優化的體驗,例如更快的交易確認、更低的手續費以及直接連接鏈上dApp的便捷功能。此外,單鏈錢包通常支援該生態獨有的功能,例如質押獎勵、跨鏈IBC操作等,讓用戶在特定鏈上操作時更加順暢。

不過,單鏈錢包也有限制。如果你想在多個生態之間切換,單鏈錢包就顯得不夠靈活,可能還需要藉著其他工具,無疑增加了操作成本和複雜性。因此,單鏈錢包更適合長期關注某條鏈的用戶,而較不適合跨鏈投資者。

多鏈錢包:跨生態管理的萬能工具

多鏈錢包更像是一張“全球通行證”,支援多條公鍊和跨鏈操作,特別適合管理多個生態的資產。

多鏈錢包基本上都會支援以太坊、BNB鏈、Polygon等多種主流區塊鏈,並相容於各種代幣標準。這種設計讓投資人無需頻繁切換錢包,就能直接參與多個生態的DeFi、NFT交易以及跨鏈橋操作,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多鏈錢包的部分網路需要用戶手動添加,鏈與鏈之間也需要手動切換。這些操作對於剛入門的新手來說,都需要一定的學習成本。如果管理不當,也有可能導致轉錯鍊或新增網路錯誤的情況。當然,如果你目前只是在一些廣泛應用的主流公鏈,那多鏈錢包基本上已經內建。

AA錢包:智能化的新手福音

如果你覺得管理私鑰太複雜,AA錢包可能會更適合你。

AA錢包(帳戶抽象錢包)是Web3錢包中的“智慧助理”,它最大的特點是透過智慧合約管理帳戶,支援限額支付、定期支付、社交登入與恢復和批量交易等功能,相比傳統錢包更加智能化和友好。尤其是找回機制,讓使用者不再需要完全依賴助記詞,即便私鑰遺失,也可以透過預設的復原機制取回帳戶,大大降低了操作風險。

常見的AA錢包有Argent和Safe Wallet。以Argent為例,它允許使用者設定「守護人」(Guardian)來幫助恢復帳戶權限,如果手機遺失或帳戶被鎖定,可以依靠守護人恢復帳戶,而不必擔心助記詞遺失的問題。

不過,AA錢包的缺點也很明顯。由於依賴智慧合約進行管理,它對區塊鏈本身的穩定性和合約安全性要求更高,一旦合約存在漏洞,可能會帶來資產損失。此外,AA錢包的設置過程相較傳統錢包複雜,需要一定的學習成本,新手可能需要花時間熟悉操作流程。

Web3投資者的皮夾組合建議

對Web3投資人來說,錢包的選擇並不是「一個就夠了」。無論是參與加密產品投資,或是管理長期鎖倉資產,一個Web3投資者至少需要準備一個熱錢包和一個冷錢包-熱錢包存放少部分流動資金,解決短期交易需求;冷錢包則管理你需要長期持有的代幣,保障固定資產安全。

這兩種錢包的搭配,也能涵蓋投資過程中的不同需求,兼顧便利性與安全性。

因為熱錢包交易便捷,所以如果想要快速參與交易、專案IDO或空投等,建議使用熱錢包,確保隨時可以連接到平台完成相關操作。

但如果你持有的項目代幣處於鎖倉階段,無法立即交易,那麼建議使用冷錢包進行管理,待資產解鎖後再轉入熱錢包進行後續交易或其他操作。另外,如果你持有大額代幣,例如數枚BTC,且無需頻繁交易,也建議將這類資產存入冷錢包。畢竟如果熱錢包出事,你的整個身家可就沒了。

另外,如果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那麼多簽錢包是非常重要的選擇。尤其是加密基金、DAO這一類需要多人管理大額資金的組織,透過設定多人管理權限,更能避免單點操作風險。同時,多簽機制可以確保重要交易必須經過團隊成員共同批准後才能執行,更能提升整體組織的信任度,。

錢包配置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錢包選擇是Web3投資的第一步,而配置組合更是保障資產安全的關鍵環節。對於新手來說,不用追求“一步到位”,而是根據投資需求逐步完善錢包組合。

看完本篇,想必你已經對選擇何種加密錢包有了一定的了解。下一篇我們就來進一步講解如何註冊和使用這些錢包,讓你從理論快速進入實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