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9 年1 月3 日,從中本聰在荷蘭赫爾辛基的一台小型伺服器內挖出比特幣的創世區塊開始,Web3 的資料就已經產生了。

在Web2 的世界,以Google、Meta(Facebook)、騰訊(微信)為代表的巨頭公司的發展邏輯遵循一個壟斷閉環:初期透過開放生態吸引用戶及第三方開發者,借飛輪效應(用戶成長推高平台價值)積累勢能,隨後利用馬太效應形成數據霸權——個人數據與社交關係被平台私有化。而且,各個平台的資料之間是割裂的,社交關係也是斷裂的,用戶在微信上的好友資訊無法在支付寶上分享。

而在Web3 的世界,以比特幣、以太坊、Solana 為代表的公鏈生態,其數據存儲在區塊鏈上,以防篡改、可溯源和公開透明為核心特點,不僅將數據主權交還給個人,並且任何個人或組織都可以自由的訪問這些數據,進行個性化的分析。 Web3 的資料就像一個無主的大金礦,隨著Web3 生態的發展,DApp 應用的豐富,這座資料金礦的含金量也會越來越高。

Web3 資料生態

有金礦的地方就有賣鏟子的商人,也就是Web3 的資料生態,自底向上可以分為三層,分別是節點服務、資料索引服務和資料應用,可以類比Web2 的IaaS, PaaS 和SaaS 的概念。

資料迷思-Web3 資料生態概覽

節點服務

在區塊鏈網路中每個帳本參與者都是一個節點。通常來說,節點分為兩種主要類型:一種是儲存完整帳本的全節點(full node),這種節點透過驗證資料來保證區塊鏈上資料的安全性和正確性;另一種是輕節點(lightweight node),也就是每個參與的使用者。每一個輕節點都需要連接到一個全節點,以便同步網路的當前狀態並且能夠參與運作。

雖然任何人都可以部署區塊鏈節點參與記帳(共識)過程,但會有頻寬限制與硬體效能方面的問題。為了解決技術和硬體門檻問題,許多區塊鏈節點服務商應運而生。節點服務商部署區塊鏈節點,並維護其與所需區塊鏈相關的功能,打造高效且便利的節點服務能力,包括RPC 介面存取服務,資料存取服務,以及部分PoS 鏈的質押服務等。

目前市面上較受歡迎的區塊鏈節點服務商有ZAN、Infura、Alchemy、QuickNode、Pocket Network 等。

資料迷思-Web3 資料生態概覽

ZAN 成立於2023 年,是螞蟻數科旗下Web3 產品和服務的技術品牌,致力於保護和優化Web3 應用程式、平台和業務。 ZAN 節點的RPC 介面存取服務為22 多個流行的區塊鏈網路提供穩定、快速的連接,從而輕鬆部署Web3 專案和DApps 。 ZAN 還提供了多種增強功能,用於資料檢索和智慧合約和資產的動態監控。

Infura 成立於2016 年,2019 年被Metamask 的母公司ConsenSys 全資收購,成為其下屬業務部門。 Infura 旨在為開發者和使用者降低存取以太坊資料的門檻。 Infura 是最受歡迎的以太坊基礎設施服務提供者之一,其節點管理和API 管理服務支援惡意攻擊和垃圾請求過濾等功能,從而能夠更保證節點的靈活性和效率。

Alchemy 是一家成立於2017 年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該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為區塊鏈開發者提供區塊鏈開發平台服務,並致力於成為Web3 世界的AWS。透過Alchemy,開發者可以快速地連接到多種區塊鏈網路並進行交互,同時也能夠獲得強大的可靠性、數據正確性和彈性,這些因素對於區塊鏈應用程式非常重要。

QuickNode 成立於2017 年,是一家致力於建立Web3 雲端平台的公司,主要目的是提供高效、可靠的區塊鏈服務,幫助開發者更輕鬆地開發區塊鏈應用程式。 QuickNode 透過直接提供專用節點為使用者提供API 服務,並支援多個區域、多個測試網和歸檔節點等特性,以此為開發者提供更好的區塊鏈存取效能和更強的穩定性。

Pocket Network 主網在2020 年上線,是一個為Web3 應用程式構建的分散式API 基礎設施,提供了無需信任的API 層,可以輕鬆存取任何區塊鏈。專案旨在建立一個完整的區塊鏈節點分散式網絡,透過Pocket API 提供的無需信任協議,開發者可以無縫地存取這些節點,結合加密經濟激勵措施打造DAO 生態系統。

數據索引服務

區塊鏈的本質是一個隨時間儲存區塊的資料庫,查詢特定區塊的資料相當簡單,但是查詢特定資訊或跨多個區塊的聚合查詢可能會非常複雜。

對於DApp,查詢特定資訊或跨多個區塊的聚合查詢是非常常見的,例如有一個銷售電子書的智慧合約,一旦用戶購買了一本書,我們希望透過電子郵件發送副本給用戶。這件事單純靠智慧合約是無法實現的,因此智慧合約不應該被視為DApp 的「後端」。真正的「後端」 需要從區塊鏈每秒拉一個區塊,然後分析區塊中包含的交易,以檢查是否有一個交易在我們的智能合約中完成了「購買一本電子書」的函數調用,並確保這個交易是成功的情況下,才會觸發業務代碼向用戶發送一封電子郵件與用戶購買電子書的副本。

這種業務場景就需要用到資料索引服務,一般高效能公鏈的官方(例如Near,Aptos,Sui)都會提供現成的索引服務的開源軟體,一般也是由中心化的節點服務商運行,不過也有例如TheGraph 這樣的去中心化資料索引服務商。資料索引服務主要針對DApp 開發者,提供更快速且進階的資料查詢介面。回到銷售電子書的例子,DApp 的「後端」只需要從索引服務中查詢「購買一本電子書」相關的交易,然後以相同的方式分析並觸發代碼向用戶發送一封電子郵件與用戶購買電子書的副本,極大降低了成本和復雜度。

資料迷思-Web3 資料生態概覽

TheGraph 由三位軟體工程師於2017 年底啟動,於2020 年12 月上線。 TheGraph 是一個提供區塊鏈資料索引和查詢的去中心化網絡,透過自訂子圖將複雜的區塊鏈資訊分類整理成了便於檢索的格式,能夠讓開發者建立區塊鏈資料的API,並透過GraphQL 讀取數據,幫助開發者創建完全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式。

資料迷思-Web3 資料生態概覽

值得一提的是,區塊鏈的網域服務也可以歸類到去中心化資料索引服務,例如ENS(Ethereum Name Service)。 ENS 於2017 年初在以太坊基金會成立,2018 年獨立運營,屬於社區的網路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ENS 的工作是將可讀的網域名稱(例如"alice.eth")解析為電腦可以識別的標識符,如以太坊地址、內容的雜湊、元資料等。 ENS也支援"反向解析",這使得將元資料(如規範化網域名稱或介面描述)與以太坊地址相關聯成為可能。

數據應用

資料應用與資料索引服務主要的差異在於資料應用一般是針對一般使用者(而非DApp 開發者),提供例如區塊鏈資料瀏覽,資料分析,行情分析的工具或產品。

區塊鏈瀏覽器是公鏈生態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也是使用者使用最多的數據應用,沒有之一。雖然名字是區塊鏈瀏覽器,但實際上是鏈上資料搜尋和分析的工具。以太坊最受歡迎且廣泛使用的區塊鏈瀏覽器是第三方的Etherscan,Solana 則有官方的區塊鏈瀏覽器以及常用的第三方的Solscan,另外,除了單鏈的區塊鏈瀏覽器外還有多鏈的區塊鏈瀏覽器例如OKLink。

數據分析工具一般側重於數據的客製化或垂直的領域,一般面向專業的數據分析師或研究員,常用的數據分析工具例如Dune Analytics,Footprint Analytics,DefiLlama,NFTScan,Chainalysis 等。

資料迷思-Web3 資料生態概覽

Dune Analytics 是一個強大的基於Web 的區塊鏈分析平台,透過Dune,用戶可以使用簡單的SQL 從公共區塊鏈資料庫查詢鏈上的數據,提取想要的資訊並將其視覺化。 Dune 是一個「用於加密世界的Google Analytics」。

Footprint Analytics 是一個一體化的分析平台,用於視覺化區塊鏈數據並發現洞察力。 Footprint 允許使用者透過易於使用的拖放介面將原始資料表轉換為圖表,並且使用者可以根據主題、鍊或資料類別找到他們需要的儀表板。

DefiLlama 是一個DeFi 資訊聚合器,提供追蹤DeFi 領域成長和活動的可靠且透明資訊來源的平台。 DefiLlama 整合了來自各種DeFi 協議的訊息,使用戶可以探索關鍵指標,如總鎖倉價值(TVL)、流動性和交易量。

資料迷思-Web3 資料生態概覽

NFTScan 是一個一體化的NFT 分析平台,讓用戶和投資者能及時了解區塊鏈上各項目、用戶的鏈上即時活動和持倉情況,並且可以根據各個數據維度了解NFT 市場的最新表現,在第一時間掌握NFT 資訊。

Chainalysis 是一家企業數據解決方案公司,監控和分析鏈上數據,幫助客戶(如政府、加密貨幣交易所、國際執法機構和銀行)遵守法規、評估風險並識別非法活動。 Chainalysis 又被稱為「鏈上FBI」。

行情分析工具是用於分析和視覺化加密市場資料的工具,評估市場趨勢和輔助投資決策,一般面向專業的投資者,常見的行情分析工具例如CoinGecko,CoinMarketCap,Glassnode,Messari,DeBank,0xScope,Nansen,Arkham,Dexscreener,Dextools 以及最近大火的GM。

CoinGecko 和CoinMarketCap 是專業的代幣分析工具,用於觀察和追蹤代幣價格、交易量、市值等。

Glassnode 和Messari 是區塊鏈數據和資訊提供商,使投資者能夠從不同角度存取鏈上數據和交易情報。

資料迷思-Web3 資料生態概覽

DeBank 是DeFi 投資組合追蹤器。透過DeBank,用戶可以在一個地方追蹤和管理他們互動過的DeFi 應用程式。他們還可以追蹤地址餘額和變化、資產分配、授權狀態、將要收到的獎勵、貸款頭寸等等。

0xScope、Nansen 以及Arkham 都是專業的鏈上分析平台,提供視覺化鏈上數據並且能夠主動分析聰明錢包、大額轉賬,項目方錢包/巨鯨錢包動態的鏈上分析服務,以及各個熱點事件的鏈上追踪。

Dexscreener 和Dextools 是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數據站,允許交易者和投資者追蹤和分析來自多個DEX 的即時數據。 透過Dexscreener 或Dextools,用戶可以輕鬆監控各種代幣的價格、交易量和鏈上交易。

資料迷思-Web3 資料生態概覽

GMGN 是一個聚集了看線網站與鏈上資產看板兩大功能的工具網站,相比於Dexscreener 和Dextools,GMGN 提供更快速更即時的數據,以及支持Pump.fun 線圖服務,除此之外還有地址追踪、持倉管理以及鏈錢/KOL 錢包探索等等的功能,是目前主流Degenana 最喜歡使用的工具。

總結

Web3 的本質強調使用者參與資料創造並因此成為資料價值的「股東」。這個理念顛覆了Web2 中以巨頭為主導的資料所有權和價值分配的模式,為資料的公平利用和共享開闢了新的道路,Web3 的資料因此有著獨特的價值。

事實上,Web3 的數據已經成為了核心資產,無論是代幣交易, NFT 鑄造還是DApps 的活動,鏈上活動的每個細節都在繪製著價值流動的全貌,反映著市場動態、用戶行為甚至整個區塊鏈生態系統健康狀況。

Web3 資料生態枝繁葉茂,有節點服務商提供便利的區塊連結入與基礎設施支持,有資料索引服務為DApp 開發者提供高效的資料查詢與分析能力,有資料應用程式為一般使用者提供鏈上資料瀏覽,為投資人提供市場行情分析。

Web3 資料是肥沃的土壤,無論在Web3 資料生態的哪一層仍然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2023 年的Arkham,2024 年的GMGN 都在證明著這一點,筆者相信2025 年的資料賽道一定會有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