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1 月18 日晚間,TikTok 在美國正式停止平台服務。早在一週以前,美國最高法院就已做出最終裁決,維持1 月19 日將強制在美國銷售或禁止TikTok 的法律。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法院裁決是意料之中,他也提及,對該應用程式的裁決將在不久的將來行使,但需要更多時間來審查相關情況。而在過後的幾天裡,TikTok 應用程式又恢復了正常使用和運行存取。然而,在這一波Tik Tok 禁停風波中,大量海外Tik Tok 用戶蜂擁轉向了其他可用的社交新平台,其中的熱點轉向平台便是小紅書, Tik Tok 用戶被戲稱為“Tik Tok Refugee( Tik Tok 難民)”,他們將重新擁抱嶄新的社交環境和平台體驗。
同時,Web3 業者也積極進行了熱門事件分析與探討,不少專業人士認為這一波Tik Tok 封禁事件或許會帶來用戶遷移至Web3 社群平台,其中不乏對Polkadot 生態的觀察思考,在在一眾生態計畫中,Frequency 作為社交新星成為探討熱點,自去年承接MeWe 50 萬用戶遷移的事件過後,其是否有機會承載Tik Tok Refugee?讓我們一同來探討和展望。
引領社交遷移, Polkadot 生態Frequency 鏈何以奪目?
社交應用過渡基礎: Polkadot 的理念與優勢
作為旨在實現多鏈互聯的開放自由生態,Polkadot 最顯著的優勢莫過於使用XCM(跨共識訊息格式)解決區塊鏈之間的互通性問題,從而實現平行鏈之間的訊息傳遞和資產轉移,協助生態內專案的無縫交互,提升了區塊鏈的實用性與靈活性。同時,Polkadot 採用的去中心化治理、平行鏈插槽機制能夠以更民主、創新的形式賦予使用者快速順暢的使用體驗感。這種承載性能的多樣性和穩健性為DeFi、NFT、社交、運動等多方面項目運作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和優越的環境,也為更多Web2 向Web3 過渡的新興應用誕生提供基礎條件。
MeWe 曾成功將50 萬用戶遷移至Frequency
在具備較高性能和多元化選擇的Polkadot 生態中, Frequency 作為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平行鏈,旨在提供一個透明、去中心化的社交網絡,日益成為行業的矚目新星和話題熱點。早在2024 年1 月,擁有2,000 多萬用戶的全球社交網路MeWe 和McCourt Global 推出的技術開發公司Amplica Labs 宣布透過利用Frequency 區塊鏈成功將50 萬活躍MeWe 用戶遷移到Web3。這次從Web2 到Web3 的遷移是同類遷移中規模最大且無縫銜接的一次,也從側面驗證了Frequency 具備接收社交媒體用戶的遷移承載力,並且可以極大限度地保障用戶的體驗感。
MeWe 利用Frequency(Layer-1 區塊鏈)有效地向用戶提供Web3 功能。透過對DSNP 和Frequency 的集成,MeWe 為其用戶提供一系列賦能功能,包括資料所有權、領取通用帳號的能力,以及以增強隱私、增強控制和真誠分享為特徵的社交媒體體驗。
去中心化、可擴展優勢, Frequency 適應TikTok 使用者體驗需求
事實上,除了曾經驗證過的大規模社交用戶遷移實例以外, Frequency 鏈本身所具備的去中心化與用戶自主性、可擴展的順暢運行體驗、經濟創新模型與標準化結構等都為可能接收Tik Tok使用者提供了客觀條件。
去中心化與使用者自主性
Frequency 專案運作的核心概念是讓使用者擁有對自己資料的完全控制權,使用者可以自主選擇資料的儲存和分享方式,避免了傳統社群媒體平台對使用者資料的集中控制和濫用。這種去中心化的特性對於那些關注隱私和資料安全的用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目前無論是海外的Tik Tok,還是國內的小紅書、抖音等都存在過度蒐集用戶隱私的行為,透過後台大數據資訊分析和用戶畫像匹配,隨時隨地給用戶提供客製化的資訊服務,但也帶來了隱私外洩、資產保護困境等現實難題,如果能夠將社媒應用程式轉移到Web3 世界中,或許能夠將資料所有權交還給用戶。此外,TikTok 用戶的主要需求包括內容創作與分享、社交互動、娛樂消遣以及隱私保護等,倘若Frequency 鍊或類似Web3 社交平台能夠提供更優質的平台體驗,用戶遷移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
可擴展的順暢運行體驗
用戶自主性將賦予Tik Tok 用戶更多使用主動權,而可擴展的硬體支援促使Frequency 等Polkadot 生態專案能夠積極區分金融交易和數據交易,具備處理大規模社交數據和緩解交易擁堵的效能。可以看到傳統Web2 用戶在體驗抖音、Tik Tok 等應用的商品訂購和視訊串流等過程中常出現響應卡頓遲緩等問題,而Frequency 可以在跨鏈通信和數據存儲機制中尋求性能和安全性之間的平衡,化解常見運作困境,讓使用者享受如Web2 社交相媲美的功能。
經濟模型與標準化架構
為了更好地賦予社交平台用戶的經濟交易等現實需求體驗, Frequency 採用了一種名為「 Cap ac ity 」的質押系統,將交易成本從營運支出轉變為資本支出,這種經濟模型使得用戶和企業能夠更好地預算和控製成本,避免了傳統區塊鏈中交易費用波動過大的問題。這對於Web2 社群用戶來說能夠更方便地在Tik Tok 等社群平台中進行交易。
此外,Frequency 強調協作標準化,透過智慧架構(Smart Schemas)實現標準化的快速迭代,這種模式不僅提高了專案平台的開發和迭代效率,還促進了社群內的技術專案合作和創新,為社媒用戶帶來更多應用體驗和新興模組功能,有望增強Tik Tok 的功能優勢和吸引力。
生態成熟性亟待提升, Frequency 仍需解決技術軟硬體問題
誠然,目前Polkadot 生態的快速發展和Frequency 平台功能的日漸豐富,為Tik Tok 等傳統社交用戶帶來了遷移希望。但包括Frequency 等在內的一眾Web3 社交應用仍然存在技術軟硬體窠臼亟待業者共同完善解決。
體驗門檻與成熟度限制
首先,繞不開的便是Web3 去中心化應用對於剛入門的用戶來說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基礎知識,包括錢包管理、代幣質押等主要功能,而對於適應了大部分Web2 社交軟體的用戶(包括Tik Tok 用戶在內)來說操作可能過於複雜,從而帶來了導致用戶體驗不佳和操作限制等問題。 Web3 平台依賴區塊鏈和加密技術,用戶需要掌握如何管理加密錢包、私鑰等敏感訊息,並理解區塊鏈的工作原理。這種技術門檻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較高,導致他們在使用Frequency 鏈時感到困惑。
相較於大熱門的國內外社交APP, Frequency 作為新興去中心化社交媒體平台的運行生態、用戶體量、原生KOL 支持等仍未達到成熟狀態,缺乏豐富的個性化功能模組支持,而TikTok 提供了強大的內容推薦演算法和多樣化創作工具,能夠滿足用戶各類場景的生活記錄和表達需求,而在這方面,Frequency 仍處於起步探索階段。
去中心化技術現實弊端
Web3 世界的去中心化特徵既是優勢,也存在實際應用的弊端。一方面,去中心化特徵容易導致內容審核和治理的複雜性,例如如何防止假訊息和有害內容傳播,這是去中心化社群媒體面臨的共同挑戰;另一方面, Web3 平台通常需要使用者管理錢包、代幣質押等操作,這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可能過於複雜,包括錢包使用不便和術語不友好等現實問題將阻礙用戶在全新的社交平台上進一步開展交易溝通和資產管理。
市場治理監理環境難題
好的平台運作需要健全的社區環境,縱觀國內外社交軟體的應用情況來說,各地區社媒都面臨日益加劇的政策監管壓力。目前TikTok 在美國等地面臨政策壓力已經導致部分用戶遷移至其他平台,這種關停威脅迫使用戶轉向國內小紅書平台,那麼未來是否還會有更嚴格的政策監管法規出台仍是未知數。
此外,就平臺本身的治理而言,Polkadot 和Frequency 均採用的是去中心化治理機制,允許用戶透過投票等方式參與平台決策(OpenGov:所有公投均面向公眾,任何人都可以隨時發起公投,並且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頻繁發起) ,這種模式增強了市場環境中的使用者對平台的信任和好感,但也可能因為滿足民主要求而導致決策效率低下。一個成熟的社交平台必定需要在合適的激勵機制和維穩監管平衡中吸收更多用戶加入,這也是未來Frequency 等Polkadot 生態項目所需努力的前進方向。
結論:展望Web2 與Web3 加速融合的社交新未來
整體而言,TikTok 用戶會否在將來有契機遷移到Frequency 鍊或其他Web3 社交平台,仍然取決於用戶的實際社交需求是否得到更好滿足、平台特性是否優於現有平台、技術門檻是否降低、市場與政策環境是否有利以及平台是否提供獨特的經濟誘因和創新功能等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