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加密貨幣交易所Bybit 近日遭遇大規模駭客攻擊,導致其ETH 冷錢包被盜,損失金額高達14.6 億美元。這起事件成為加密產業史上最大規模的單筆竊案。 Bybit 成立於2018 年,總部位於阿聯酋杜拜,在全球擁有超6,000 萬用戶,是全球交易量前三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每日平均交易量超過360 億美元。在此次被盜事件前,其平台資產約162 億美元。近日,事件又有了新進展,本文將聚焦在最新動態,為您帶來深度分析。
2 月21 日,Bybit 在例行轉帳過程中,以太坊冷錢包出現異常。此次轉帳本是從ETH 多重簽章冷錢包向熱錢包轉移ETH 計畫的一部分,然而交易被複雜攻擊手段操縱。駭客透過篡改智能合約邏輯,隱藏簽章介面,成功控制ETH 冷錢包,將超40 萬枚ETH 和stETH 轉移。目前,已有40 多個地址收到被盜ETH,部分資金正在進一步拆分,以避免追蹤。這是加密貨幣史上金額最大的駭客攻擊,超過了2022 年Ronin 橋攻擊案(6.2 億美元)和2021 年Poly Network 事件(6.11 億美元)。
Bybit 方面表示,其餘冷錢包均未受影響,客戶資產仍1:1 完全備付,交易所具備充足的償付能力,即便無法追回損失,也不會影響營運。 Bybit 目前正在聯合區塊鏈安全團隊和外部取證專家進行調查,並歡迎全球安全社群協助追蹤被盜資金。
鏈上分析顯示,駭客已經將部分被盜ETH 拆分並分散至多個錢包。根據調查員ZachXBT 的監測,已有10,000 ETH(約3,000 萬美元)被分發至48 個不同的地址。目前尚未發現明顯的套現路徑,駭客正嘗試透過Tornado Cash 或跨鏈橋清洗資金。
在被盜近15億美元後,Bybit CEO Ben Zhou表示提款系統已完全恢復正常。據餘燼監測,已有多家機構及個人向Bybit提供借款支援,總計約12萬枚ETH,價值約3.21億美元。其中,Bitget聲援並支援4萬枚ETH借款(價值1.059億美元),直接轉進Bybit冷錢包地址;MEXC熱錢包向Bybit冷錢包轉款12,652枚stETH(約3375萬美元) 。除提供資金的機構外,OKX將Bybit駭客加入黑名單,也表示可為Bybit提供安全及流動性支援;HashKey聲援Bybit,表示相信安全事件會被妥善解決;BitMart凍結駭客地址,其創辦人Sheldon表示BybitJuBTC705500500566660660660066666 WTC。
2 月23 日,Bybit 在遭受此次加密貨幣最大規模的駭客攻擊後,面臨超過40 億美元的“銀行擠兌”,用戶恐慌性提現。不過在2 月24 日,Bybit 取得了一系列關鍵進展。 Bybit 透過多方協調及努力,解決了流動性問題,恢復了全面提幣功能。同時,Bybit 已透過多種管道回籠44.7 萬枚ETH ,幾乎彌補了駭客事件造成的資金缺口。此外,Bybit 宣布1.5 萬枚cmETH 已由mETH Protocol 團隊成功追回。 BeosinTrace 追蹤到Bybit 駭客新地址於2 月24 日14:52:59 開始轉移資產,舊地址也在隨後轉移完全部資產,BeosinKYT 對這些地址打上標籤,發現駭客首選的資金清洗通道為Thorchain。並且,Bybit 駭客正透過多個DEX 將ETH 賣出兌換為DAI。 Arkham 情報分析指出,Bybit 駭客或為手動洗錢,每小時固定休息15 分鐘。
2 月25 日,事件進一步發展。 Bybit 駭客已清洗10 萬枚ETH,佔被竊ETH 的20%。不過好消息是,Bybit 已向Bitget 轉回4 萬枚ETH 償還先前貸款。此外,Bybit CEO 透露已回歸1:1 剛性兌付,且即將上線被竊資金流向網站,以便用戶追蹤資金動態。 Bybit 也發布了黑名單錢包API,協助恢復計劃,旨在進一步打擊駭客行為,並維護平台安全。
經初步分析,此次攻擊手段極為複雜。攻擊者極有可能利用了Bybit多簽冷錢包簽章流程存在的漏洞,透過偽裝交易介面,取代Safe實現合約,成功誘騙多簽Owner簽署惡意交易。就像去年10月份的攻擊事件一樣,攻擊者或許也運用了社會工程學手段,例如入侵簽名者的電腦,或者在中間通訊環節動手腳,將正常交易請求替換成惡意交易,讓簽名者放鬆了警惕。在惡意合約中,DELEGATECALL指令也被利用,這可能使得惡意程式碼在多簽錢包的上下文中得以執行,進而修改合約邏輯,實現資金轉移。
從交易所本身特性來看,中心化交易所作為用戶資金的集中託管方,天然存在「單點故障」風險,自然容易成為駭客攻擊的重點目標。早在2020年,Bybit CEO Ben Zhou就曾公開承認CEX的這種固有脆弱性。
從外部環境來看,2025年2月加密貨幣市場整體呈現回暖態勢,ETH價格不斷上漲,或許刺激了駭客的竊盜動機。並且,近期諸如ZkLend等其他加密平台也遭受攻擊,這也側面反映出整個產業的安全環境可能正在惡化。
這次Bybit 交易所高達15 億美元的竊盜事件,堪稱加密貨幣產業單次資金損失的“天花板”,也給中心化交易所的安全風險問題拉響了刺耳警報。駭客透過精心規劃,將技術漏洞與社會工程學手段結合,一路突破交易所的重重安全防線,不僅讓Bybit 承受了巨額經濟損失,更使整個產業陷入信任危機。
不過,面對這起突發安全事件,Bybit 迅速做出反應,在處理過程中保持相對公開透明,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市場的焦慮情緒。同行們紛紛伸出援手,安全機構也積極給予支持,無疑彰顯了加密貨幣社群守望相助的團結力量,也讓我們看到加密領域在危機面前展現出的成熟與強大韌性。
展望未來,這次事件極有可能成為加密貨幣產業安全領域全面升級的契機。中心化交易所必須持續加大在技術安全上的投入,全方位提升多簽錢包、智慧合約、內部風控等關鍵環節的安全防護能力。監管機構或許也會藉此機會,進一步強化對CEX 的合規監管,推動產業朝著更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對廣大用戶而言,這次事件再次明確警示,資產安全永遠是參與加密貨幣市場的核心關注點。合理分散風險,審慎選擇更安全的資產託管方案,已成為用戶在加密貨幣投資中必須重視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