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rank,PANews
作為名人幣的巔峰之作,TRUMP代幣的上線引發了市場的極度FOMO情緒,並吸引了不少大戶入場。但隨著整個MEME市場的冷寂和相繼曝光的內幕團隊,TRUMP的價格一落千丈,從頂峰的75美元最低跌至7.2美元,跌幅超過九成。 4月18日,TRUMP代幣迎來4%的代幣解鎖,市場預估將加劇該代幣的恐慌,引發新的下跌。另一方面,4月20日有消息傳出,川普計劃為TRUMP代幣持有者舉辦晚宴。在利好利空的結合下,TRUMP代幣似乎已經開始止跌,開始反彈。
先前,PANews曾對TRUMP代幣的持幣籌碼進行過深入分析(相關閱讀:《 TRUMP代幣的財富真相:大戶角逐競技場,人均買入59萬美元,發幣1分鐘有地址買入109萬美元》),三個月過去了。如今的大戶們盈虧如何? TRUMP在籌碼的分佈上又有了哪些新的變化?
大戶也扛不住暴跌,86.9%已清倉
比較整體的數據來看,三個月來TRUMP的大戶換手情況十分頻繁。比較1月20日的數據,前1000名的持幣大戶當中,有86.9%的大戶選擇清倉代幣,總計清倉代幣4800萬枚,佔全部流通量的24%。
截至4月21日的數據顯示,前1,000名地址持有的TRUMP代幣數量約為98.51%,較1月20日的95.83%上升了3.68%。上述的數據說明,TRUMP的代幣換手明顯,且在低潮階段似乎籌碼變得更加集中。
近三個月來,新增的大戶地址當中,Robinhood成為交易所當中比較突出的新晉大戶地址,3個月,增加了1.44%的代幣持有量。另外像Crypto.com、Meteora等美國市場為主的交易所地址持幣量有了明顯提升。而在個人大戶當中,有不少大戶都是在1月底TRUMP價格高點時開始進場,被套後目前仍在不斷加倉,但整體來看虧損嚴重。從代幣的持有量來看,這些持有地址在1月20日後買了12.2%的代幣。
而在持續持有的大戶地址當中,代幣的開發地址增加了約138萬枚代幣的持有,不過這些代幣大多是由其他小號地址轉移回來歸集的,並不是購買增持。
而在清倉的地址當中,根據PANews觀察,不少頭部的大戶都是在1月18日左右開始買進,2月1日及之前選擇清倉,多數都是有不少盈利。
整體的來看,最早獲利的TRUMP的獲利大戶們基本上都已出場。場內新晉的地址不少是在1月20日之後在價格高點多次抄底被套的大戶留存。不過從交易行為來看,不少大戶似乎對TRUMP幣的後期仍舊看好,還在不停的加倉。
有人獲利2500萬出場,有人被割3366萬美元
在清倉解套的大戶當中,盈利金額最大的應該是2Fe47zbh8svDNGNehFy1NY8bsjQNtomvKFuq1jNgWSkv(下稱:“2Fe47”)地址,這個地址在TRUMP未上線交易之前,就從創始地址處接收了2500萬枚TRUMP代幣,在上線後立刻分配在市場上售出,後來又從創始地址5e2qR處接收了2700萬枚再次賣出,總計資金超過1.12億美元,最後將剩餘代幣歸集到創始地址5e2qR當中。 1月20日的數據顯示,該地址共持有超過100萬枚代幣,目前已全部清零。從操作路徑來看,這個地址疑似是TRUMP代幣專案方的小號地址。
另一個大戶,3AWDTDGZiW8joyfA52LKL7GUWLoKBCBUBLUE5JoWgBCu從1月18日TRUMP剛上線後就開始大舉買進,前後花費7855萬美元買進,最後賣出1.03億美元,大賺2517萬美元。不過,最後的一次進場,是在1月25日~1月27日之間,該用戶認為TRUMP幣已經跌到低位,花費了1278萬美元建倉,到2月2日可能眼看跌無止境,全部清倉賣出923萬美元。不過整體來說,這個地址在TRUMP代幣上還是取得了相當大的收益。
還有一個大戶,從1月20日左右開始從各個交易所大舉購買TRUMP代幣,總計花費4573萬美元,買入111萬枚,平均成本約41美元。到2月7日以17.6美元賣出30萬枚後,目前仍持有81萬枚代幣,截至目前浮虧約3,366萬美元,虧損率達73%。是新晉大戶當中,單一虧損金額最高的地址。
無獨有偶,6qgBGeZgPyxdobeHhcNtAqVe927zodpiuoufhwGN8BhP地址的用戶與上述的地址操作類似,也是從1月20日開始透過幾個關聯地址開始囤幣,前後花費1667萬美元,目前仍持有600萬美元代幣,也金額超過1000萬美元。
TRUMP代幣的劇烈波動,如同一場加密市場的“真人秀”,既展現了MEME幣投機浪潮中的暴富神話,也揭示了高槓桿博弈下的殘酷現實。從早期大戶的精準套現離場,到後續接盤者的深陷泥潭,這場遊戲中的贏家與輸家已被市場清晰分野。儘管川普的「晚宴利好」暫時為代幣注入反彈動力,但籌碼高度集中、專案方疑似操縱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當下的TRUMP代幣,看似在利空出盡後迎來喘息,但其命運仍牢牢受制於名人效應與市場情緒的共振。對散戶而言,這場過山車般的行情無疑是一堂風險教育課:在缺乏基本面支撐的MEME幣戰場,即便是「頂級流量」背書,也可能只是資本收割的華麗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