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 Vitalik Buterin在個人部落格網站發布了名為「簡化以太坊第一層」的文章。
本文基於Vitalik的文章進一步分析簡化區塊鏈第一層協議的重要性以及對DePIN 基礎設施的意義。
在邁向全球可信任基礎設施的道路上,以太坊正在持續進化。從合併(The Merge)引入權益證明,到即將上線的Fusaka 硬分叉提升數據可用性,以太坊不斷增強其擴展性與彈性。然而,另一個被長期低估、卻至關重要的方向正在重新被關注——協議的簡潔性(Simplicity) 。
在PowerBeats看來,在去中心化基礎設施(DePIN)逐步崛起的今天,尤其是在去中心化雲算力、ZK(Zero Knowledge,零知識)證明和AI 推理等高性能場景中,一個簡單、清晰、低成本、易集成的區塊鏈底層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為什麼「簡化」是以太坊L1 的下一步?
簡潔的協議不僅是工程美學的追求,更直接關係到區塊鏈的可信度、可擴展性和普適性。 Vitalik Buterin 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過於複雜的協議設計曾導致以太坊在研發、維護、安全、開發者生態等層面付出了巨大的隱性成本。而簡化協議,將帶來:
●更低的開發門檻:更多開發者能理解、參與和建構協議基礎設施。
●更高的安全性:程式碼更少,結構更清晰,意味著更少的潛在漏洞和攻擊面。
●更強的可信中立性:減少協議層特殊利益傾斜,更難被「技術祭司」控制。
●更低的長期維護成本:對核心用戶端、驗證器、開發工具等生態參與者都是利好。
如何簡化以太坊L1?
1. 共識層的簡化
以太坊正在推進一個新的共識機制設計(「beam chain」),具備以下特點:
●引入3-slot finality ,極大簡化slot/epoch 的邏輯,核心機制僅需200 行程式碼。
●減少活躍驗證者數量,簡化分叉選擇規則。
●採用STARK 聚合協議,移除對中心化聚合者的依賴。
●重構驗證者管理機制,讓啟動、退出、罰沒等操作更清晰可控。
共識層的簡化,將降低驗證成本,並增強去中心化驗證節點的可行性。
2. 執行層的重構
目前EVM (以太坊虛擬機器)存在多項結構性冗餘和複雜性(如256 位元架構、難以移除的指令集、預編譯濫用)。 Vitalik 提議採取更激進的路徑——一次過渡至一個更有效率、更簡潔的新虛擬機(如RISC-V 或ZK-native VM) ,實現:
● ZK 證明性能提升100 倍以上
●指令集更清晰、形式化驗證更容易
●多語言支援更廣泛,開發工具鏈更靈活
●大部分預編譯函數將會被淘汰,進一步增強協定統一性
簡化L1,對DePIN 雲算力生態意味著什麼?
DePIN(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路)代表了區塊鏈應用的新邊疆,尤其在算力網路、分散式儲存、頻寬市場等方向正在快速擴展。 L1 簡化帶來的影響大概涉及以下4個面向:
✅ 降低參與門檻與營運成本
更有效率的共識和虛擬機意味著算力節點不再需要昂貴硬件,邊緣設備也能承擔基礎任務,更多的算力節點將可以更低門檻地參與進去中心化雲算力生態中來。
✅ 加快開發部署速度
更清晰的協定規則和更友善的VM 生態,幫助開發者快速建立ZK 驗證、算力分發、激勵結算等鏈上邏輯。這對專案方非常友好,意味著像去中心化雲端算力生態專案方可以更有效率和快速地建立鏈上運行系統,高效的存取來自個人或大型企業的閒置算力資源。
✅ 增強安全性與可驗證性
原生支援ZK 的新VM,使得算力執行結果可以被鏈上有效率地驗證,建立真正可信任的分散式運算網路。由於採用原生ZKVM的效能和價值,這意味著參與DePIN的個人或團體其節點運算、經濟結算在鏈上高效運作的同時,也能確保充足的安全性和可驗證性。
✅ 守護「可信中立」的基礎設施理想
更簡潔、更去中心化的協議有助於防止資源向技術壟斷者集中,讓DePIN 真正為全球用戶所用,進一步去中心化。
結語:更簡潔、更有未來
當我們建構新一代去中心化雲端算力、ZK-AI 基礎設施時,一個透明、簡單、穩健的區塊鏈底座不再是可選項,而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以太坊正在朝著這一目標穩步邁進,而作為DePIN 建構者,我們也將從這項變革中獲得前所未有的技術紅利。
未來的區塊鏈世界,不是更複雜的規則構成堡壘,而是更簡潔的底座承載無限可能。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