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lowie、Fairy,ChainCatcher
編輯:TB,ChainCatcher
剛剛,Coinbase宣布將以29億美元收購加密選擇權交易所Deribit,這筆交易包括7億美元現金和1,100萬股Coinbase公司A 類普通股。它刷新了Kraken 15 億美元收購記錄,成為了加密史上最大的收購交易。
Deribit作為市佔率最大的加密選擇權交易所,在2024年的多頭市場情下,比特幣選擇權交易量和以太坊選擇權交易量佔比分別高達80%和90%,為何此時激流勇退? Coinbase天價收購Deribit過後,加密衍生性商品市場格局將如何重塑?
選擇權之王Deribit的發展傳奇
Deribit 於2016年在荷蘭註冊成立,由John Jansen 和Marius Jansen 兩兄弟共同創立。
創立加密選擇權交易所源自於弟弟Marius 的實際需求,他是最早一批比特幣投資者,需要對沖風險;但當時加密市場的衍生性商品尚處於一片空白,於是找了有著選擇權專業背景的哥哥John策劃創業。 John自1998年起便涉足選擇權交易,曾在阿姆斯特丹選擇權交易所擔任交易員,目前也是的Deribit CEO。
Deribit初期專注於比特幣選擇權和期貨交易,補齊了當時加密貨幣衍生性商品市場的空白。 2017 年,Deribit 又推出了比特幣永續合約(Perpetual Contracts),成為市場上最早提供此類產品的交易所之一。
2018 年後期貨交易市場開始壯大,火幣、幣安也開始入局期貨市場。雖然面臨競爭,但自2019 年,早早入局的Deribit ,憑藉著專業的期權經驗和低廉的費用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期權交易所,並持續佔據這塊市場的主導地位。 2020初,Deribit的比特幣選擇權市佔率已佔比高達86%。
此後Deribit 也陸續透過三輪融資籌集了超1.4億美元以完成更快的擴張。 QCPCapital、Three Arrows Capital、10T Holdings、 Akuna Capital 都是背後的投資者。
雖然Deribit的用戶畫像主要集中在要求較高的專業投資者和機構用戶,但在追求成長中一直有較好的口碑,很少出現負面。
在2024年的多頭市場中,Deribit再次順勢迎來了大幅上漲,其全年交易量突破1.1兆美元,年增95%。其中選擇權交易量成長99%,現貨交易量更是實現了810%的驚人成長。平台的每日交易量一度超過19億美元,未平倉合約總額在2024年11月28日達到了48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Deribit 也持續鞏固了加密選擇權市場的主導地位,其比特幣選擇權交易量曾佔市場總交易量超80%,以太坊選擇權交易量佔比更高達90%。
Deribit的業務遍佈在全球160個國家或地區,在2024年獲得了迪拜虛擬資產監管局(VARA)的牌照後,又有了新的增長沃土。
Deribit為何在高峰時選擇「激流勇退」?
在Deribit的成長過程中,一直面臨兩個關鍵問題:合規挑戰與成長瓶頸。
2020年,為避免歐盟嚴格的KYC要求,Deribit將營運基地遷至巴拿馬。 2023年,為因應監管壓力,Deribit進一步遷至杜拜,今年2月,由於歐盟實施的製裁,Deribit只能宣布退出俄羅斯市場。
Deribit CEO Luuk Strijers多次表示,隨著全球監管框架的不斷強化,許多加密交易平台將因營運成本過高或直接被監管機構關停而退出市場,Deribit本身也面臨類似的挑戰。
除了合規難題外,如何突破天花板或是Deribit的更大難題。
Deribit在加密選擇權市場成長空間極為有限,也面臨被殘食,其他CEX也不斷拓展衍生性商品交易功能,BitMEX、OKX、Bybit等CEX持續加強其衍生性商品佈局,Kraken也以15億美元收購NinjaTrader。這些競爭對手透過提供高槓桿交易、用戶友好的介面和低交易費用吸引了大量用戶。另外DEX的崛起也對其構成了一定的競爭壓力。
除守住加密選擇權市場外,Deribit橫向拓展追求成長也並非易事。如今整個加密產業都缺乏新的流動性進入,幣安、OKX等大所在各個板塊都面臨內捲和成長困境。在監管壓力和內卷下,這或許意味著Deribit要花費更高的營運成本博一個不確定的成長。
在此背景下,選擇借力合併,或許是Deribit 從守成走向突圍的一步。
儘管Deribit 在加密選擇權領域具備領先的技術和市場份額,但其產品線仍較為單一。若與Coinbase 合併,雙方可在現貨、期貨與選擇權層面形成互補,建構更完善的衍生性商品生態系。
對Coinbase 而言,Deribit 能帶來約300 億美元的未平倉合約額和超過1 兆美元的交易量,將顯著提升其衍生品競爭力;對Deribit 而言,借助Coinbase 的全球用戶基礎與合規優勢,特別是在美國市場的深入佈局,將為其國際化帶來助力。
這次併購也發生在政策轉向的關鍵節點:川普重返白宮、推動加密友善政策時期,市場對合規平台需求顯著上升。在這一背景下,Deribit 選擇此時激流勇退、或許正是藉勢突圍、邁向下一個成長曲線的明智選擇。
Coinbase如何重塑加密衍生品格局?
自2014年以來,Coinbase已完成至少21次收購交易,而此次收購Deribit更是其史上最大的一筆交易。這不僅標誌著Coinbase的策略升級,也再次突顯了加密衍生性商品市場正在加速併購整合的趨勢。
而除了Deribit外,不少衍生性商品平台也在「賣身」。 2月28日,根據CoinDesk報導, Arthur Hayes創辦的老牌加密衍生性商品平台BitMEX也正尋求出售。此外,加密衍生性商品的新創公司Arbelos Markets也賣給了加密經紀公司FalconX。
快速成長和成熟的加密衍生性商品市場,成了頭部玩家必爭之地。 2024年,全球加密衍生性商品市場的每日平均交易量已超過1,000億美元,每月交易額突破3兆美元。
2024年Coinbase也一直努力擴展了其衍生性商品業務,其在國際交易所增加了90 多種新資產,以推動了其衍生性商品交易量的成長。根據CCData的報告,Coinbase在2024年的衍生性商品市佔率成長了3.89%。
但相較於自己建設,併購何嘗不是快速且有效的方式。透過收購Deribit,Coinbase不僅能快速增強其衍生性商品業務的規模與競爭力,還能與Binance、Bybit等全球衍生性商品巨頭一較高下。
此次收購可能會對加密衍生性商品市場的格局產生深遠影響。隨著市場集中度的提升,其他加密貨幣交易所可能面臨策略調整,甚至出現一輪產業整合。同時,規模較小的交易所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甚至可能被邊緣化。
傳統金融機構早已透過ETF和衍生性商品進入加密市場,而Coinbase與Deribit的強強聯合無疑將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進一步推動傳統金融與加密市場的融合與交會。
不過,Coinbase能否延續Deribit的專而精產品風格和高標準,服務好這塊的市場,仍有待觀察。
加密產業迎來併購潮
根據RootData數據顯示,2025年至今,加密領域已有48 起併購事件,平均一個月近10起加密併購。
而整個2024年併購事件達到105起,創下歷史新高,比2023年的77起成長了36.3%。
從併購金額來看,2024年至今,有9起併購金額超過1億美金,併購金額一直在突破新高。 Deribit 被50億美元收購前不久,2025年3月,Kraken 便以15 億美元收購美國期貨交易平台NinjaTrader。
2024年至今,超1億美元併購案
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成熟,產業整合趨勢明顯,只有少數平台能夠最終脫穎而出。
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巨頭們透過收購快速完成產品和服務的拓展。而對於被收購的專案方而言,在一二級估值倒掛的情形下,比起發幣,併購何嘗不是完美的退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