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新智元首期元宇宙論壇「元宇宙新人類」於線上舉辦,多位大咖傾情分享,貢獻了許多乾貨。萬向區塊鏈董事長兼總經理肖風也受邀在論壇進行演講,肖風博士聊到了區塊鏈、Web3和元宇宙的關係,認為不同的應用場景中可以做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的“區間匹配”,同時也可以做好不同網絡層次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的“分級”。

元宇宙的網路基礎是WEB3,而WEB3要如何讓使用者的資料成為自己的資產呢?這就需要作為分散式帳本的區塊鏈技術了。

區塊鏈就是用來登記網路使用者的資料資產的。在WEB3這個去中心化網路之上,區塊鏈則是一個相匹配的去中心化的經濟體系和金融體系;而基於這兩者之上的元宇宙,則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位世界。

只有將去中心化的WEB3,和去中心化的經濟體系結合起來,最終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元宇宙。

在元宇宙裡,最核心的內容不是數位孿生,數位孿生是元宇宙的基礎。而在元宇宙裡面最核心、最有價值的,更具創新性、創造性和顛覆性的數位原生技術。

在數位世界裡面,數位原生可以創造出在物理世界中不可能實現的東西,這才是我們需要元宇宙的根本理由。

萬向區塊鏈肖風:在元宇宙思考“去中心化”

肖風博士表示,其實去中心化和中心化這對矛盾可以用很多維度來解讀,如何看待“去中心化”,決定了我們能否建設一個真正的元宇宙,甚至決定了我們能否建設一個真正的數字經濟體系。去中心化確實有弊病和缺點,但去中心化也有它的正面意義。

首先,從基礎網路技術的發展趨勢來看,因為需要面對越來越海量的資料、越來越海量的需求、越來越重要的網路的安全性、健壯性要求,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消除單點故障,網路是越來越去中心化的,這一點無可厚非。

其次,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去中心化、中心化體現的其實是公平與效率之爭。公平與效率是經濟學的永恆的課題,中心化強​​調的是效率,去中心化強調的是公平。

而極端的去中心化、極端的中心化強調的是極端的公平或極端的效率。不過,任何事情都不能極端,極端的公平和極端的效率肯定不好。

第三,從知識論的角度來說,湧現論就和去中心化是非常匹配的,湧現論面對數位技術帶來的複雜系統,強調系統的複雜性、隨機性和自組織性,而發源於古希臘的還原論,則強調世界的整體性、結構化,強調條分縷析的方法。對於元宇宙的認知來說,既有中心化的邏輯也有去中心化的邏輯,沒有說只有誰對或只有誰錯。

萬向區塊鏈肖風:在元宇宙思考“去中心化”

第四,從治理機制角度來看,中心化講的是自上而下的層級制和頂層設計;而去中心化講的是自下而上的分散式和基層決策。任正非說過大意如下的話:要讓聽得見砲火的士兵來指揮將軍。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五,就科技創新來說,聖塔菲研究院前院長布萊恩‧阿瑟說過,科技進化的本質也是「自創生」和「自組織」的。技術創新的路徑從來都是從邊緣到核心的。

第六,就商業創新來說,在工業革命早期,公司的組織形式是一種U型組織,即自上而下的高度控制,部門沒有任何決策權,這就是高度的中心化。

全球化和多角化成為趨勢以後,就有了區域和產品線的劃分。這時,總部不可能不讓各地區的分公司和各條產品線有獨立的決策權,那麼去中心化也就有了價值。於是就出現了M型組織。

萬向區塊鏈肖風:在元宇宙思考“去中心化”

第七,數位世界是比特結構的世界,其特徵是複雜、混沌、失序、隨機、非均衡,本身就有去中心化的特徵。在元宇宙世界裡面做事情,必須面對去中心化的特點,這是我們無法抗拒的現實。

因此,肖風認為,要全面看待去中心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為我所用。建議用的方法如下面的坐標圖:在橫軸上,不同的應用場景中做好中心化或去中心化的“區間匹配”,大部分的應用場景都應該是坐落在這兩個坐標點的某一個位置;在縱軸上,做好不同網絡層次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的“分層分級”,網絡層可能更去中心化一些,而應用一些層可能偏中心化一些。

萬向區塊鏈肖風:在元宇宙思考“去中心化”